第180部分(第3/4 頁)
飽肚子,因為稅負已經收到了七八層之高!
而劉莽的這個四層真的就成了笑話了,恐怕一旦這些良田被啟動了起來,可能劉莽連麾下將士的糧餉都抽不起的,一畝良田就一石的賦稅,整個壽春也不過五萬不到,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壽春養兵根本就不夠!這還是年成好的時候,年成不好,那麼劉莽就去哭吧!
我們的蜀王劉莽當然不會哭了,因為誰說劉莽要去種水稻了,他種植的並不是水稻啊,他種植的種子是從現世之中帶回來的,是架在在那些書裡的,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紅薯,紅薯原名番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生長一般為橢圓形,花冠有多種顏色,最多的是粉紅色、白色、紫色。埋在地下的部分多為橢圓形的塊根。
簡單一點又叫做地瓜這個東西喜暖怕冷,低溫對其生長有害,當氣溫降到15℃,就停止生長,低於9℃,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在18~32℃範圍內,溫度越高,紅薯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則對生長不利。塊根形成與膨大的適宜溫度是20~30℃,以22~24℃最適宜,而在淮南一代溫度差不多就是這個,所以他的漲勢絕對是非常好的,水分上也很達標,地上部和地下部產量都很高,莖葉繁茂,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蒸騰作用強,紅薯需水量較大。土壤相對含水量在生長前期和後期保持在60…70%為宜,生長中期是莖葉生長盛期和薯塊膨大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為宜,在這淮南一代什麼不多,水最多,壽春的四周可是有著四個堤壩呢,那就是引水灌溉所用,劉莽正準備把他們啟用起來。紅薯喜光喜溫,屬不耐陰的作物。光照不足,葉色變黃,嚴重的脫落,沒有葉子。受光不好的一般減產20~30%。紅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時數在8~10小時範圍內,能誘導紅薯開花結實。淮南的光照絕對充足,不然也不會形成貓咪的森林的。
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強,耐酸鹼性好,能夠適應土壤pH4。2~8。3的範圍。分佈於中國北京、山東臨沂、河南省、天津、河北省、東三省、內蒙古、雲南、四川、湖北、甘肅、安徽、福建等地。
淮南自古雖然沒有種植但是那是因為淮南可以種植其他東西,所以才沒有種,但是現在不同了,劉莽需要的是大量的軍糧,只要能吃飽就好,不需要吃好!這才是古代作戰的特點!
紅薯分春紅薯,還有夏紅薯,一般春薯畝產量3500公斤,夏薯畝產量2500公斤紅皮白肉,高產穩產、適應性廣“豫薯王”春薯高產田畝產可高達5000公斤左右,南方種植春薯可達5000公斤以上,凡能種紅薯的地區均可種植。
而在淮南正是種植各類東西最好的地方不然在現實也不過成為魚米之鄉。
劉莽不知道在沒有化肥農藥的東漢能種多高,但是兩千斤左右還是可能有的!兩千斤收百分之四十的賦稅,那真的是高到一定程度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章糧食計劃
劉莽的招募百姓的計劃,在他的對於土地徵集命令發出去之後就進行了,但是結果卻不那麼的讓人滿意。
靠近壽春最近的幾個地方是哪裡,一個就是泗,一個就是下菜,難後就是彭城了,此三地是屬於曹操的徐州,曹操在攻打陶謙的時候就曾在這泗水之上大戰過,導致了泗水為之不留,不但陶謙的軍隊傷亡慘重退回了彭城死守,老曹自己的部曲也是傷亡不淺,老曹一氣之下直接就讓泗水附近方圓百里了無人煙了。
就算之後曹操再分配人員充實徐州,但是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所以這徐州一代根本就召集不到幾個人,前前後後就兩千百姓到了壽春城之中等待著劉莽軍的分配。難道就是途中一代有近三千人。
潁上汝陰直接就被劉跑跑給扣押住了,江東孫策也是,有了人口才能發展軍隊,如果人都跑了他拿什麼去種地呢,曹操是無心看管了,他現在官渡和袁紹打得正火熱呢幹掉了袁紹十萬水軍,現在袁紹就剩下十五萬大軍了,老曹四萬人馬守護一個官渡還能堅持下來,至少在糧草上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原先只能堅持兩三個月的,現在可以拖上大半年了。
“就這麼幾千人!這怎麼夠!”劉莽眉頭緊蹙,他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這樣才能保持以後呂布軍的戰爭潛力,他也不怕有人餓死,因為有著紅薯的效果,就算讓他以一揚州之地。養天下大半人口都綽綽有餘。
“主公。不是麾下不盡力。而是這各方諸侯都在阻攔百姓的到來,是以難以達到標準!”下面站著的就是劉能,他把那屬於他們劉家的私兵的金子分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