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東京,並在那裡幹了兩件漂亮活,分別為:求爺爺、告奶奶。花光了錢財之後,楊志見到了高俅高太尉,這個歷史上著名的貪官按照忠君愛國的精神,嚴格把握人事任用制度,所以不但不能容忍瀆職的楊志復起,還對楊志進行了一系列義正詞嚴的批判:“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
作為一個出身名門,準備報效國家的青年才俊,高俅拒絕腐敗的現實像一場冰雨,對他產生了巨大的打擊。
我們且來看看高俅不讓楊志復職的理由:“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我們再看看楊志得知高俅不想讓自己復職後的心理反應:“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楊志同學,你可真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官迷,一個犯了罪的逃犯,被赦免就不錯了,竟然還想繼續當制使,真是豈有此理?
楊志的齷齪還很多。
在復職無望的時候,楊志又幹了一件轟動性事件——賣祖宗的寶刀。楊志錢花光了,可以去幹活賺錢,可以去賣藝賺錢,但去賣祖宗的寶刀,這可真是不肖子孫。很多人認為賣刀的楊志很可憐,包括著名的《水滸》研究者金聖嘆先生。但可憐之人,未必沒有可恨之處。對楊志來說,仕途走得不順,這是對不起祖宗,現在連祖宗的刀都要賣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太執著的理想,叫做負擔(3)
楊志賣的不是刀,是做人的尊嚴。
但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把刀不是祖宗的,但他打著祖宗的旗號,走的是高仿路線。但怎麼說,楊志賣刀都是一個讓人恨、讓人鄙的事情。
從賣刀的結果看,楊志好像因為當官無望,所以變得很衝動,進而在和牛二發生衝突時,一刀解決了牛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看不起官迷的人品,但一定不要看不起官迷的智商和手段。
與潑皮牛二發生爭吵時,以楊志的武功,輕輕鬆鬆就可以將牛二打個半死,何必要殺死牛二呢?更有意思的是,花石綱丟了,楊志不敢投案自首,但殺死牛二,楊志卻投案自首了。
有人也許會說,楊志因此被髮配到大名府充軍,你以為這讓楊志真的很慘?
其實這未嘗不是楊志親戚算計好的。楊志花了兩擔子財物,在朝廷裡當官的親戚會不給楊志一個交代嗎?
真相應該是這樣的:楊志沒有被高俅復職,是因為剛剛上任不久的高太尉還沒有和楊志的七大姑八大姨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高太尉因此堅持按紙面上的原則辦事。既然如此,總得給楊志想條出路啊?這樣,牛二的不幸才開始了。作為當地很有名氣的流氓,牛二的名號跟衙門無關,只關乎自己的性格,耍賴。這樣一個毫無衙門背景的流氓,一個沒有苦主,也沒有家人的流氓,如果被人殺死,只會有人喊好。
更重要的是,牛二得罪了楊志的親戚。被楊志送禮的親戚不會不清楚,讓楊志殺死牛二,一可以為楊志揚名立萬,二可以讓楊志充軍(這個他們操作得了),只要充軍的地方是他們的朋友或熟人,活動活動之後,楊志從此便可以走上一條從下往上爬的官場路徑。這個方法可行性很強,但缺點在於升遷的速度不夠理想。
從楊志發配的結果看,楊志升官的空間很大,一則大名府的梁中書早就認識楊志,二則梁中書需要一個被自己提拔起來的親信。所以,小說中這樣介紹一見到楊志的梁中書:“聽得大喜。”一個人因為犯罪殺人來充軍了,接受的官員不但沒有任何要杖責的表現,還大喜過望:“當廳就開了枷,留在廳前聽用。”
楊志不是麒麟獸,是青面獸,長得並不怎樣,為什麼梁中書會表現得如此不入情理呢,難道是因為楊志的武功?小說中緊接著交代:“梁中書見他謹勤,有心要抬舉他,欲要遷他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只恐眾人不服,因此,傳下號令,教軍政司告示大小諸將人員來日都要出東郭門教場中去演武試藝。”
一個剛剛充軍的犯人,這麼快就要被提拔成軍官,這確實讓人難以心服。但你不服又能怎麼樣呢?何況無論是楊志,還是梁中書,還是被楊志行賄的人,都做得如此天衣無縫。
梁中書收留楊志,不僅賣了人情給朝廷的某位官員,他同時還有別的打算。在宋朝,不但皇帝的寶物要押送,達官顯貴的寶物何嘗不是如此。皇帝可以明令讓人給他押送寶物,大臣也可以這麼幹。只不過,皇帝需要押送的是花石綱,主要是藝術品,大臣就不一樣了,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