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自己親自去牢獄裡將夏侯嬰接出來,拜道:“賢弟受苦了。”夏侯嬰道:“你我兄弟,不說這些了。”眾人高興不已,都想著今後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劉邦殺了沛縣縣令,又問蕭何:“我等總不能久居於此,兄看如何是好?”蕭何道:“主公莫憂,我聞陳勝在大澤鄉起兵,頗得人心,如若去投靠他們,我們或可有摧城拔寨之力,待羽翼豐滿,在另立旗幟不遲,”劉邦一拍大腿:“甚好,就按先生說的辦。”
劉邦起兵沛縣,自稱沛公,帶領著蕭何,曹參,盧綰,樊噲,周勃,雍齒等人打著推翻暴秦的旗號開始了他的戰爭生涯。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斬蛇起義 進軍關中(四)
剛下完雨的路上有些泥濘,一隊人馬從沛縣出發往陳縣而去,天氣陰沉,劉邦對大家說:“弟兄們都疲勞不堪,我們暫且去前面樹林裡休息一夜,明日再行。”一行人就駐紮在林子裡歇息。到了夜裡,忽然有人發現遠處有火光,報告裡劉邦,劉邦也疑惑道:“哪路人馬晚上行軍?”蕭何道:“看其隊形不整,必定是吃了敗仗逃命的散兵遊勇,不足為怪。”果然待火光靠近時,一群丟盔卸甲計程車兵有氣無力的相互攙扶著走過來,劉邦命人捉來尋問,那人說道:“我是陳勝將軍的部下呂臣,只因被秦軍打敗,所以逃難至此。請問將軍是哪路人馬?”
劉邦道:“我乃沛縣劉季,因暴秦無道,領兵造反。聞陳勝將軍有鴻鵠之志,特去投奔。”
呂臣失聲痛哭:“將軍已被人害死,公莫在去了。”
劉邦等人大驚,蕭何問道:“陳勝將軍是怎樣被人害死的,你務必從實說與我們。”
呂臣就把陳勝起義後的事情詳細的說了出來:“將軍帶領我們在大澤鄉起義,打起“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起初我們攻下了五六個縣城,起義軍乘勝前進,兵分三路攻打秦軍。這時我們已經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樊噲在一旁說到:“那你們豈不是很厲害了,幾十萬人啊。”
呂臣繼續說:“我們的一路人馬由周文將軍率領的農民軍向關中挺進,很快進抵關中的腹地,逼近咸陽。秦二世見起義軍打到都城附近,十分驚慌,而都城的兵力很少,他就派遣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起義軍。同時,又從邊塞調來軍隊30萬人,與起義軍對抗。周文將軍的軍隊雖然英勇作戰,但因他們孤軍深入,再加上缺乏作戰經驗,在遭到秦軍的突然襲擊時,打了敗仗,被迫退出函谷關,駐紮到曹陽,等待我們的增援。”
劉邦道:“既然如此,若不前去增援必然失敗。”呂臣道:“公所言極是。起義軍的另一路人馬由武臣率領往北進發,佔領了以前的趙國都城邯鄲後,在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貴族張耳、陳餘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將軍為了顧全大局,才勉強予以承認,並命他率軍隊西進支援周文。張耳、陳餘不但不救援周文的農民軍,反而割據自立,不聽陳勝將軍的指揮。接著,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這樣,就造成起義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周文將軍率軍在曹陽堅持鬥爭了三個多月,多次失利,終因眾寡懸殊,又無後援,損失過重,周文將軍最後自殺。”
蕭何嘆道:“看來是起義軍裡的內部不團結造成的,真是可悲啊。”
呂臣悲傷道:“不錯,正是如此。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將軍也被部將陰謀殺害。吳廣將軍死後,軍心渙散。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後也被秦軍各個擊破。就在前不久,章邯又率秦軍向陳縣撲來,陳勝將軍親自領導義軍奮力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將軍被車伕莊賈暗殺了。”說完又痛哭不止。
樊噲氣道:“秦軍雖然兇狠,但是還是你們自己的事,都身懷二心,豈有不敗之理!”
劉邦道:“那呂將軍若不嫌棄,不如我們合軍一處如何?”其實這個時候的呂臣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呂臣道:“承蒙沛公收留,我等往後盡聽明公差遣。”
劉邦又問蕭何:“我們現在該去何處?”
蕭何道:“既是陳勝那裡去不成,但是我們不能孤軍反秦,我聽說項梁、項羽叔侄所率領的隊伍已發展壯大到六七萬人,並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共商大事。我們可去薛城,這樣我們就不再是孤立無援,而是作為起義軍聯盟裡的一支,實力也可以不斷壯大。”
劉邦思忖半晌道:“好是好,可是我們威望不高,若是久居人下,以後怎成大事?”
蕭何笑道:“主公不必擔心,現在只是安身立命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