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最大話的把生產流程進行了他力所能及的改動。
這批紙箱的生產成本,大概能降一半左右,只是產生的黑水跟中段水,依然要排到河水裡面去,想著後世那隨處可見的黑色河流,還有漫天的霧霾,李建的心就一陣抽搐。
不能等到自己無力改變的時候去後悔,一定要儘早的改變國家因為發展而帶來的陣痛,不能再讓自己的後輩,整天活在無數的粉塵之中,吃著偽劣食品,喝著各種超標的廢水。
“兒子,你請了幾天假?等這批活兒幹完在回去吧,爹正好也有點兒事兒跟你商量。”
李紅軍沒有回答李建的話,生產新聞紙,他也想,新聞紙別的不說,光銷路也比馬糞紙強太多了,只是新聞紙拼的是質量,不是像馬糞紙拼的是價格。
馬糞紙質量差一點不要緊,他們這種小作坊式的加工廠也能幹,可是新聞紙那是這種小作坊能幹的了的活兒,沒有工藝水平,生產出來的紙,一印刷就是破洞,一翻書就是滿手油墨,誰會要這樣的紙。
“等到下週再回去,爸,你打聽打聽,有沒有紙廠要淘汰生產線的,咱不買新的,買一條舊的,我幫你參謀參謀還能不能用,不能用咱不買還不行麼?”
李建也知道,他腦子裡的這些知識,都是無價的,可是在這個時代,國家根本就沒有任何什麼智慧財產權的意識,只要知道了,就能用。
他並不吝嗇這些註定要被淘汰的知識,可是不能因為過早的拿出這些知識,而讓自己的發展,讓這個國家今後的發展之路,人為的設定出太多障礙。
君不見早晨一家包子鋪生意紅火,到了晚上,這家包子鋪旁邊就全是賣包子的了麼。
第五章 擴產
“什麼,這才三天,你就把兩千箱都幹完了?”
縣酒廠的生產科長從椅子上站了,笑話,自己把這批貨交給這種小作坊來做,為的就是他們的價格低,自己能吃點回扣,可是他們三天就幹完,那質量得多差,到時候半路上就碎了,自己這生產科長的位子就保不住了啊。
“是啊,這點活兒也不多,您這兒還有需要的麼?保證跟這批一樣快。”
李紅軍遞上一根當地產的前進煙,臉上閃著紅光,沒想到李建調整了工藝流程之後,造出來的馬糞紙比原來光潔度高了,硬度也高了,黏膠用量降下來,可是粘合度一點沒降,整個箱子的抗壓性和舒展性都比原來有了很大的提高,簡直跟那些大廠生產出來的產品有一拼。
產品質量好了,關鍵是成本一點沒上升,反而下降了大半,按照李紅軍瞭解的情況來看,他的成本比那種一天能生產幾萬箱的大廠,還要低三分之一。
這樣幹下去,別說十塊錢一箱,就是給九塊,只要天天有活幹,那他李紅軍就是村裡第一個十萬元戶。
“活兒有的是,我先跟你去看看箱子。”
生產科長到了裝紙箱的三輪車後,眯著眼睛從上看到下,又伸出手來摸了摸,還在最上面一個箱子上,伸手摺了折。
“老李,你從外面進的貨吧,你那小廠,能有這麼好的質量?”
“怎麼可能,您給的這價格,我自己造都差點賠,別說從外面進貨了,這都是我自己從頭弄到尾的,乾的多了,質量就提高了這麼一點點。”
李紅軍出來之前,李建已經正式的提醒過他,不能把所有底牌都透露出去,配方這種東西可是會招人眼紅的。
“好,好好,還按這個價格,以後我們酒廠的箱子,都交給你了,對了,你等等,我在跟其他幾個單位給你聯絡一下,你能生產的過來的話,一箱,給我兩毛錢的提成?”
生產科長回到自己辦公室,把門關上之後,提出了他的要求,一箱兩毛錢,一千箱就是兩百塊,而且只需要動動嘴,這些掌握著企業生產的科長們,誰不像利用這個東西賺錢吃回扣。
就像他自己,一箱十二塊的紙箱,他十塊錢包出去,向廠裡報賬的時候是十二,就有兩塊錢落進自己腰包,這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行,行,那就謝謝您了啊。”
李紅軍爽快的答應下來,一箱就能賺四五塊,他能不答應麼。
聽到李紅軍答應的這麼利索,生產科長有點納悶,九塊八已經到了這些小作坊的底線了,竟然還這麼爽快的答應,這姓李的莫非是賠錢賺吆喝,不過轉念一想,李紅軍是賺是賠幹他鳥事,立即轉頭去打電話。
臨走的時候,生產科長又叮囑了一番,質量不能下降,李紅軍滿口答應,笑呵呵的出門帶著李建,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