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尤其是前程遠大的等離子電視機方面;我們國內的市場最好由強華來做。”
李建做出很看好等離子電視的態度,讓加藤正英心裡更加踏實,李建這小子在未來展望科技發展方向的把握上很有一套,他認準的東西應該沒錯;尤其是強華想要的是等離子的後續技術;這說明強華髮現等離子確實屬於偶然;想想也是;強華科技是一個才剛剛成立的小公司;如何能與下松公司這種龐然大物相比較;下松不也沒研究好等離子彩色顯示的難題麼。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是友好的合作伙伴;有著長遠的共同利益;只要mec獲得的關於等離子的專利;將來一定會授權給強華使用。‘
加藤正英爽快的承諾下來;反正現在承諾也不要錢;而且mec真的無意在液晶跟等離子電視方面發展;現在mec的重點甚至已經不是通訊領域;而是pc;準備跟藍色巨人那樣的龐然大物爭奪未來廣闊的個人電腦市場。
所以即便今天簽訂了合同;也只能限定將來轉讓給強華的是mec掌握的等離子專利;而這一切其實就是空頭支票;mec根本不會涉足等離子領域。(未完待續。。)
第一一七章 賺日方的錢
這些中國人真好騙啊;貪小便宜吃大虧就是說的中國人;當初mec一臺萬門機報價比訊朗公司便宜幾萬美元;中國人立即將原本談好的訊朗公司合同棄之不顧跟mec簽訂了合同;但是後續應該比美國公司便宜的人工費用mec上浮了百分之八十;便比美國公司還多了一些;更不要提那些零配件;三美元的賣給中國人一百美元他們也沒辦法;誰讓他們自己造不出來;而且即便他們自己造出來了;mec也用後果自負嚇的他們不得不購買原裝貨。
‘好的;好的;那;我們就籤一個意向?‘
李建跟加藤正英各自都笑的合不攏嘴;心懷鬼胎的兩個男人彼此之間握了握手;爽利的約定好了籤合同的時間;又商談了一些細節;李建便告辭了。
秦遠之回了自己辦公室;他雖然也好奇李建的主意;但是知道自己的身份恐怕難聞樞機;所以只能忍住好奇心。
可是齊翠萍根本忍不住;一出縣郵電局的大門;就停下了腳步;
‘你跟那日本人到底說的什麼?‘
‘沒什麼;日本人願意跟我交朋友;把他們淘汰下來的液晶屏生產線送給我;而且不用我出運費;對了;到時候你安排人接收一下;估計怎麼也得兩個月之後了。‘
李建大概估算了一下時間;合同即便明天就能夠敲定日本那邊拆除加上集裝箱跟上船運輸;到了國內再走兩道手續;恐怕最快也要兩個月的時間;當初爭光為什麼要等兩個月才銷往美國不就是這個原因麼。
‘你不說明白我不去;你自己有時間自己去接。‘
見李建保密;齊翠萍不幹了;李建趕緊透露了一點訊息;
‘我給了日本人一點好處;他們的下松公司正在研究一種叫做等離子的顯示技術;大概比現在的液晶顯示技術要提前十年的水平;所以他們就答應把這條生產線送給我了;還有他們從美國人手裡搞到的一代液晶專利;以後我就可以用這些專利發展二代液晶跟三代液晶。‘
‘捨近求遠!‘齊翠萍呸了一聲;
‘既然你都有超前十年的等離子技術;為什麼要轉讓給日本人;我們自己繼續發展不是連這個什麼一代液晶技術都不需要了麼;這樣不是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你覺得我會白白便宜日本人?‘
李建覺得現在沒辦法跟齊翠萍解釋;沒經歷過新世紀頭幾年等離子電視機跟液晶電視大戰的齊翠萍很難想象當時兩者白熱化到何種程度;發展到何等規模的下松公司被同樣是日企的普夏公司給打敗;宣佈放棄等離子電視專案部的慘狀。
而而幾年之後;發展到定點的普夏公司因為金融危機也瀕臨破產;苦苦掙扎了一年之後才勉強緩過氣來。
‘那到底什麼好處;你跟我說說;要不然你就是賣國賊。‘
齊翠萍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了;李建無奈只好選了一個相對容易理解的解釋;
‘日本舉國都在研究液晶;下松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可是背地裡也在研究自己的等離子;如果不給下松一點好處;他們研究等離子無望;就會大力發展液晶;這對我們將來就是競爭;所以;讓敵人內部先亂起來;對我們是最有利的。‘
‘可是他們轉過頭來發展等離子了怎麼辦?‘
齊翠萍還是很擔心;既然李建決心發展液晶專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