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科技工作上。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不平凡的10年。眾所周知,科技戰線捷報頻傳,“兩彈”的橫空出世,讓中國步入了大國行列;科技工作的全面發展,前景喜人。許多事實已經證明,中國人民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願望,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文化大革命的疾風暴雨驟然降臨了。
父親聯想到五七年的“反右”風暴,他意識到,在這場政治風浪中,自己應該盡力保護好科技界的知識分子,因為他們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沒有他們,新中國將一事無成。
1966年6月22日,也就是“五·一六通知”下發後的一個多月後,父親與有關方面一起研究起草了《關於文化大革命中對待自然科學工作者的幾個政策界限》的初稿,其中指出: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屬於無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左派、中派,應予團結保護。對科研機構的要害部門要嚴加保衛,如有人搶檔案、武器、爆炸物、毒品或洩露國家機密、破壞儀器裝置等,一律以反革命論處。
這算是父親在“文革”初期發出的第一個聲音:他要保護自然科學工作者和科研機構。
但是,這個檔案遭到了“中央‘文革’”的強烈反對,勉強在少數科研部門試行了一段時間,很快就夭折了。
6月23日,父親與李富春在聽取中國科學院彙報文化大革命的進行情況時,又重申了保護知識分子、保護科研裝置的觀點。
而這時候,造反派已經開始點名批判他了。不久,北京街頭出現了更多的“炮轟聶榮臻”的大標語。我記得有一天我外出,看到一座大煙囪上垂下來一幅巨型標語,上書:“萬炮齊轟聶榮臻”。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聽人講,北京火車站的一幅批判聶榮臻的標語最為“壯觀”——一輛解放牌卡車橫過來,竟然遮不住其中的一個字。
父親的處境已經很不妙了。可是,此時父親所想的,並不是保持自己,而仍然是保護知識分子和科研裝置,保持科研工作的秩序,一有機會,他就向毛主席和周總理建議,要保護像錢學森、華羅庚這樣的著名科學家,這些人是“國寶”,你不能連“國寶”都不要啊!
7月12日,父親給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打電話,說:“我歷來主張,對老一代的自然科學家,只要他們愛國,不反黨,不反社會主義,就應該充分利用他們的所長。至於世界觀的改造,慢慢地透過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鬥爭,逐步加以改造。這樣做,對我們的事業有利。”
8月上旬,父親出席了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被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透過了《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也就是有名的“十六條”。
父親當上政治局委員,我沒見他有絲毫的高興。倒是知道,這次會議上,經過他的努力,把保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這一條寫進了“十六條”中,該檔案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對於有貢獻的科學家和科學技術人員,應該加以保護。”雖然只有一句話,但父親對此感到欣慰。
然而,他擔心的事情仍然是接二連三地出現。一天,他收到一封山東大學造反派組織的來信,說他們的校長成仿吾是牛鬼蛇神,要求打倒,請他給予支援。父親一看就火了,當即回信說,成仿吾參加過長征,在晉察冀邊區敵後艱苦的條件下創辦大學,很有成績,是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不存在反黨問題。據說,因為這封信,成仿吾暫時過了關。
又有一天,父親收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建人的來信,信上說,浙江大學的副校長、著名教授陳建功正在遭受批鬥,罪名是莫須有的,請聶帥關心一下,幫助陳教授擺脫厄運。父親和周建人、陳建功並不熟悉,但是他相信陳教授不可能反黨,一個大學教授,頂多是給黨提幾條意見建議,是為了黨好,才這麼做的呀!看過信,父親立即將信批轉給當時中央“文革”分管華東地區工作的張春橋,要張出面保護一下陳教授。然而得到的答覆是:這類事,只有群眾才能決定,張某人管不了。
這個答覆令父親憤慨。就是從這件事情上,他看出了張春橋這個人居心不良。無奈之下,父親又寫信給浙江省委書記江華。可是這時候江華也是自身難保,父親的信石沉大海。過了好久,他還在唸叨:“也不知陳教授怎麼樣了……”
文化大革命的勢頭越來越猛,大大超出了父親的預料。本來,他以為這場革命主要是文化界和意識形態方面的事情,對科技界來說,主要是加強政治學習,進一步改造世界觀的問題。現在,事情遠不是那麼回事。
讓你牽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