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療養院就把李炳元派到父親的住處,由他負責搞環境衛生,幫助幹一些雜活,冬天時照看房子。老實能幹、性格耿直的李炳元得到了父親的肯定,幾十年下來,父親從來沒把他當外人。五六十年代,父親見李炳元家裡孩子多,生活困難,每年來北戴河,離開的時候都讓母親或者是秘書給他留下二百塊錢,這些錢在當時頂得上李炳元5個月的工資。
。。
點點滴滴暖心懷(5)
六十年代初,父親看到李炳元跑來跑去的,家裡連個腳踏車都沒有,決定幫他買輛腳踏車。正好父親從北戴河去天津開會,那裡生產的飛鴿牌腳踏車挺有名,管理員就和李炳元商量,由他出點錢,父親替他補貼一部分,買輛腳踏車帶回來。不久,腳踏車買來了。那輛車子李炳元騎了很多年,他說他如今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那輛腳踏車來。
李炳元至今清楚地記得父親的一些事情,比如他說道,父親每年到北戴河,一下車就去附近的漁村,問村裡有沒有捱餓的,社員的生活怎麼樣,有什麼要求。三年經濟困難期間,群眾生活很苦,父親告訴大家,等我們把欠蘇聯的賬還完了,日子就會好過的。五六十年代,父親早晨起床後,喜歡到海邊散步。那時海邊到處都是漁船,碰到漁民出海,父親就上前幫著往水裡推船,邊幹邊和大夥拉家常。對此,李炳元感嘆道:“聶帥不怕群眾。那時的幹部好像都不怕群眾。”
父親曾對李炳元說:“北戴河是你的家,北京也是你的家,歡迎你來北京做客。”因此,在我記憶中,李炳元師傅多次來北京,到了家裡,父親和他聊天,和他一起吃飯。如果不說,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元帥,居然和一個普通的職工成了忘年交。
父親去世十多年了,當年他身邊的那些工作人員,與我們的聯絡一直未斷。現在,那些老秘書們還在為“聶榮臻研究會”工作和忙碌著。他們對父親的這份真摯的感情令我十分感動。
重溫往事,無論是醫生護士也好,秘書們也好,一般的工作人員也好,他們與父親之間的那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雖然年代已久遠,卻仍然能夠令人感到穿越時空的溫暖,我想,這既是他們與父親母親的一種緣分,也是老前輩留給他們的一筆小小的精神財富吧。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黃埔情深(1)
黃埔,是廣州郊外珠江上的一個小島,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先生倡導建立的一所陸軍軍官學校,當時恐怕誰也想不到,這所軍校會給20世紀的中國帶來那麼大的影響力。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黃埔師生同心協力,先後進行了東征和北伐,為結束軍閥割據立下大功;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黃埔師生再度攜手,同全國人民一道,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殊勳。在中國現代史上,黃埔軍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父親的晚年,把能夠辭掉的職務全都辭掉了,惟獨一個職務他願意擔任——黃埔軍校同學會的顧問。這是父親此生的最後一個職務。說起來,父親的軍旅生涯是從黃埔軍校開始的,他又是在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這個職務上辭世的,因此可以說,他與黃埔的緣分太深了。
說起與黃埔的緣分,還不止這些。我母親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由此成為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第一批女兵,晚年她還擔任黃埔軍校同學會的理事。像我家這種情況的,據我所知,只有徐向前元帥家,徐帥是黃埔一期學生,他夫人黃傑阿姨和我母親都是武漢分校的同學。
1984年6月16日是黃埔軍校60週年校慶紀念日。在鄧小平親自倡議下,6月13日,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要目的是利用黃埔軍校師生情誼,團結共勉,共同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中央任命徐向前元帥為會長,父親和許德珩為顧問。同學會成立後,即為貫徹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方針和“一國兩制”構想,做了大量工作。
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前後,父親兩次題詞:“紀念黃埔,促進祖國統一”、“團結共勉,統一祖國”。1988年3月,黃埔軍校同學會創辦了會刊《黃埔》,父親在創刊號上再度題詞:“海峽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黃埔校友自當共促祖國統一。”
祖國統一,是父親他們這代人最大的心願啊!
那幾年,父親心繫祖國的統一大業,心繫黃埔軍校同學會工作的開展。需要他做什麼,二話不說,立即支援。
進入20世紀90年代,兩岸統一的呼聲更高。1990年初,89歲高齡的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