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了。有了符咒印表機,自己的那個小鋪子就好不用開了。哪裡有這種學徒啊,居然逼得自己的老師沒了飯碗。孟先生也並不真在乎這個飯碗小鋪子不過是打法時間的玩意而已。可是,面子往哪裡擱啊?
以孟先生制符方面的經驗,只看了印表機運轉一次,就明白了許許多多其中的道理,他立刻就找了個安靜的房間去思索一些問題。等孟先生出來的時候,他想必都會有一些進益。
老楊很灑脫地拉著聶信跑到了外面的山坡上,拿了壺酒,和聶信對飲起來,聊著些漫無邊際的話。忽然。老楊問道:“你現在,應該知道當初我們和你師父一起做的那些事情了吧?”聶信點頭道:“知道了一些。上次碰到莫天前輩,跟我說了些。”
“能勞他老人家記住,還真不容易。”老楊淡淡地說。“既然如此。也就不跟你再客氣什存了。蓬萊一行頗為兇險,仙友會的時候,華夏修行界倒是會安靜一陣,可不少邪修會跑去蓬萊。到時候有的好鬧了,你現在還是挺能打的,想必會給你添點戰績,不過,還是讓你更厲害一點比較好。雖然不知道臨時抱佛腳能有多大用處,抱一點是一點吧。”
聶信躬身應道:“是。”
“當初認識何念生的時候,他問了我們幾個問題:而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當年能夠闖出偌大名頭的根本。這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都在求道,可道究竟是什麼?”
聶信的身心一片空明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可這個問題已經有答案了嗎?
“有人說,道是長生;有人說。道是與天地共存,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有人說,道是力量,願能斬妖除魔,開山蹈海;有人說,道是心安。不畏不怖”道法萬千,可你取哪一種呢?哪些是道,哪些不是道呢?”
這是一道選擇題,還是一道問答題呢?聶信仔細思索著老楊所說的這些話,體察這裡面最精微的思緒,這些前人認為的道的本源的定義,每一種都代表著一種修行方式一個體系”而道法萬千,其實每一種都有著一大批偉大的實踐者。
聶信終於開口回答道:“我覺的。道是法則,而其餘所有諸如長生也好,能斬妖除魔也好,不過是求道過程中的輔助效果而已。”
“哦?”老楊笑了笑,說:“這倒是有趣。你且說說看?”,!
【第一百零五章 四天三夜】
“道。我感覺。是不是應該就是天地間的法則呢?而這個州上產控著一切能量的流動,而其中,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靈能。可靈能又是什麼呢?靈能,或許是在遵循某種法則而產生的基本能量,是一種比起世俗界掌握的各種能源更接近法則本身的能量。而功法、招法則是前輩修士們不斷體悟、總結之後,對如何收集靈能、使用靈能的經驗總結。”聶信說道:“一般來說,功法為體,招法為用。功法追求更有效率地收集靈能,招法追求更有效率的使用靈能,而有些法訣,則是在兩者之間求得一種平衡,兩者的特性兼而有之。”
聽了聶信這麼一說,老楊眼睛裡閃動著光芒。這些話,和當初何念生對他們所說的如出一轍。聶信果然對靈能的理解,已然晉入大師的境地。
“哦……可是,道是什麼呢?”老楊笑著繼續問道:“那些就不是道嗎?”
“我覺得,那些只是修行的效果而已。修行,追求的是對道,也就是對這個世界的法則的理解。但是,在求道的過程中,修行可以給我們帶來大量的好處。我們控制自己的肌體。積聚更多的靈能。排除身體內的毒素,也就在不斷強健更新我們的身體,壽命自然而然也就長了。世俗界現在有什麼優活的概念,有各種鍛鍊身體的方式,有健康食譜之類的東西,無非是修行的世俗翻版罷了,可真的做好了,也的確是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想了想,聶信又說道:“至於掌握更大的力量,開山蹈海,那是因為我們對天地法則的領悟比較深,能夠透過各種方式以自身的靈能為引。牽動天地氣機。這是道的力量的表現。至於內心堅定,不畏不怖。我覺得,這是掌握了部分的道應有的心理狀態。掌握著力量,掌握著別人難以企及的力量,難道不應該是鎮定從容的嗎?這只是道在修行者自身修養上的表現。”
“哦,,你這麼說,許多修士可是要跳出來罵人的。”老楊開玩笑地說。
“不畏不怖,只是最基本的修行的心態而已,將這個當作道本身。那才是捨本逐末了。”聶信對自己的判斷非常自信。
“那我們的修道,不是積修靈能。就是磨礪劍訣等等,然後在其中尋求悟道的契機,我們在修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