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2 頁)
,薩寧是這樣結束自己的書信的,“您就做了和您美好心靈相稱的善事,而我則將感激您,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我耽擱在這裡,‘白天鵝’飯店裡(他給這幾個字加了著重號),並且將一直等您的回信,直至春天。”
他發了這封信——於是開始等待。整整六個星期他都呆在旅館,關在房間裡幾乎閉門不出——而且決計不見任何人。無論從俄國、還是其他任何地方,誰也不能與他通訊;這是他的心願;只要有他的信,他就可以知道一定是自己所等待的信。他從早到晚地閱讀——但不是星期刊,而是一些嚴肅的書籍,一些歷史著作。這種持續的閱讀,這種無聲的靜寂,這種蝸牛式的隱逸生活,正好都符合他的心意:光憑這一點就應當感謝傑瑪!可是她還活著嗎?她會回信嗎?
終於來信了——貼的是美國郵票——寄自紐約,寫著他的姓名。信封上的筆跡是英文……他不認識,於是他的心緊張地收縮起來。他不敢馬上拆開包封。他看了簽名:傑瑪!淚水立即從他的眼睛裡泉湧而出:單憑她只署自己的名字,不加姓氏這一點,就已經是對他的和解和寬恕了!他開啟薄薄的藍色郵用信紙,從中落出一張照片來。他急忙撿起來——一下子愣住了:傑瑪,活生生的傑瑪,和他三十年前所見的一樣年輕!還是那雙眼睛,依然是那兩片嘴唇,還是那樣一個臉型。照片的背後寫著:“我的女兒,馬裡安娜。”整封信寫得非常親切和樸實。傑瑪感謝薩寧,因為他決定給她寫信,因為他對她保持信任;她也不向他隱瞞,在他跑掉以後她確實有一段時間很難過,但是馬上說,她還是認為——而且永遠認為——自己和他的相遇是幸福的——因為這種相遇阻礙了她成為克留別爾先生的妻子——所以雖然這是間接的,但卻成了她和現在的丈夫結婚的原因,她同他已經共同生活了二十八年,過得十分幸福、美滿和富裕:他們的房子是全紐約聞名的。傑瑪告訴薩寧,她已經有五個孩子——四個兒子和一個十八歲的女兒,行將出嫁的新娘子,還給他寄來了她的照片——因為一般人都認為她長得很像她的母親。信結尾的時候傑瑪報告了不幸的訊息,來諾拉太太已在紐約去世,她是隨女兒女婿到這裡來的——不過還是趕上了與自己的孩子共享幸福,而且照管了外孫;潘塔列昂也曾打算到美國的,但是就在要離開法蘭克福的時候去世了。“而愛彌兒,我們親愛的。無與倫比的小愛彌兒——為了祖國的自由,他加入偉大的加里波的領導的‘千人團’開到了西西里,在那裡光榮殉難了。我們都為我們無比珍貴的弟弟慟哭,但是在流淚的時候我們也為他驕傲——並且將永遠為他驕傲,永遠神聖地紀念他!他那高尚無私的靈魂配得上殉教者的花圈!”接下去傑瑪表示了自己的惋惜之情:看來薩寧的生活安頓得實在太差了,於是希望他首先自己要寬心,要平靜,她還說樂意和他見面——雖然她也知道這種見面的機會是何等渺茫,……
我們不想描寫薩寧閱讀這封信的時候的感受。這種感受是找不到令人滿意的詞句來加以形容的:它比任何語言更為深刻,更為強烈——也更為難以捉摸。能夠表達它的惟有音樂。
薩寧馬上回了信——給新娘子寄去了“一位不相識的朋友贈送給馬裡安娜·斯洛肯”的禮物——一個結在華貴的珍珠項鍊上的石榴石十字架。這件禮物雖然昂貴,卻並未使他破產:在第一次到達法蘭克福後的三十年裡,他積蓄了足夠的家貲。他在五月初的幾天回到了彼得堡——不過未必會久居下去。據說他在變賣自己的全部家產,準備到美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