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出現問題,甚至倒閉時,他們仍然可以享受帝王式生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為高層人員領導無方而令上市公司股價暴跌,投資者的畢生積蓄可能化為烏有,甚至養老計劃告吹。這些高層人員受到民事起訴是筆者最樂於見到的事情。法庭的判決通常都是大快人心。
不要說筆者有偏見。筆者曾在香港一家投資公司任職長達6年,雖然是低階職員,但是已經看盡這個行業光怪陸離的現象。可以肯定,有些上市公司的高層人員應該受些教訓,挫其不可一世之銳氣。
次貸危機出現之後,筆者早已心裡有數,總有一天可以和這些大型上市公司的高層人員在快餐店一起用餐。
第十一章 次貸危機的結局(1)
房市下滑是美國經濟當前最大的風險。這次信貸風暴較難處理的原因,在於貸款債券的衍生工具比較複雜及國際化,難於估價。
──美國財長保爾森(2007年9月11日)
一、美國利率將何去何從
'圖C2
每月聯邦基金與最優惠利率變化圖
銀行最優惠利率
有效聯邦基金'
從上面的美國聯邦基金與最優惠利率每月變化圖,可以看出聯邦基金利率比銀行最優惠利率高約2%。
1991年,美國利率下調引起房價急升,炒風旺盛。到了1994年,利率上升,房市降溫,經濟出現實質衰退。很多美國人談到2007年次貸危機都會拿1994年房市低沉的情況出來對比。
2000年開始,美國利率大幅下調,房市再度升溫,炒風再起。這次加上次貸推波助瀾,房價急升令經濟起泡。2006年中,房市開始因為高息而出現問題。2007年7月,次貸危機顯現出來。美國政府於是減息,可惜,為時已晚。減息帶來美元匯率下跌和債券缺乏吸引力等問題。
次貸危機的結局
再來看看美元匯率的走勢。
'圖C3
美元匯率指數變化圖'
美元匯率指數來自美元指數期貨(DX; NYBOT)成交記錄。由圖表可知美元指數由2002年1月1日的120暴跌至2007年12月初的78。同期,美國銀行最優惠利率由%上升到%。由此可見,加息2%無法穩定美元匯率。圖表亦顯示美元匯率與次貸危機有直接關係而非利率,因為加息並沒有提升美元匯率。
可供參考的美元匯率指數是1994年11月最低位82。這是當時房市出現問題之後的美元匯率指數低位。當時的美國銀行最優惠利率是%。這次的次貸危機比1994年那次房市低迷嚴重得多。很明顯,美國銀行最優惠利率即使加到6%,美元匯率指數仍然會維持在70以下。
最佳的估計是美國銀行最優惠利率加至10%才會支援美元匯率指數重上85。到時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會是12%。
相信美國會以極短期減息淡化次貸危機的影響,但是半年後,即是2008年7月開始,最優惠利率必須調升至10%以維持美元匯率。若非如此,美國政府亦無須以行政手段凍結次貸利率。
最壞的情況是美元匯率持續下滑,美國政府被迫加息至美元穩定為止。到時的美國銀行最優惠利率可能高達15%。和低息一樣,高息不能維時太久,否則國債利息大幅增加,房市和股市受壓令經濟陷入衰退。
在美國加息的影響之下,港幣仍與美元掛鉤的話,利率亦要加到10%以上,相信香港的房市和股市都會受壓。
也許有經濟學者或者金融界前輩不滿筆者的外行分析。但是,這樣的分析最中肯。大部分經濟分析都是太過集中在技術性分析,忽略了採用單純推理分析利率走勢。
二、美國房市將會如何?
房價下調已成定局
為了阻止美國次級貸款引發的信貸危機繼續擴大,同時避免供款人因為未來兩年還款利率大幅調升而無力供款,使上百萬宗次貸成為被沒收拍賣的法拍屋;2007年11月初,美國財政部跟房貸機構、消費者組織和銀行投資者代表洽談次貸還款凍息安排。
數以百萬計的次貸供款人將會在2008月開始增加供款平均30%。這是他們無法負擔的供款金額。《華爾街日報》報導,參與商討的政府部門及機構包括美國財政部、花旗集團、富國銀行與Countrywide Financial等。
2007年12月,美國總統布什宣佈,政府已與房貸業者達成協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