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想一想,不要任由事情自己發展:不要聊起來了就一直不加控制地聊,不要地鐵到站了,大家都趕著下車,也跟著趕著下車,不要打車的時候大家都堆一起,也跟著堆一起,要適時地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插入一些休止符,以另外一個聲音提醒自己:等等,這不對,這樣下去會影響後面的事情,我應該……。
當我們只知奔跑的時候,感覺永遠跑在前面,理智會滯後一些,而靈魂跑在最後,記得適時等等它們,不要等到掉進黑暗之中,才讓趕上來的後者告訴自己,眼前的一切原本都可以避免的,只需要我原來……
因為,當我們感受到一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最先反應,不假思索地告訴我們這是什麼事情,別人是怎麼處理的,我們自己過去是怎麼處理的,我們也許可以同樣處理。就在感覺嘗試說服我們直接採取行動的時間,理智在思索,思索完了,他可能會告訴我們另外一種情況。當感覺和理智都在嘗試說明我們的時候,靈魂也在沉思,最終他也可能告訴我們更深層次的情況。對於每件事情,我們都可以聽到感覺的聲音,但是卻不是每件事情我們都可以來得及聽到理智的聲音,更少事情我們可以來得及聽見靈魂的呼聲。因為,在我們聽見理智的聲音之前,我們可能已經被感覺說服,在我們聽見靈魂的呼聲之前,我們可能已經被理智驅動。當我們長期被感覺說服,一而再再而三地將理智和靈魂拋在腦後之後,我們可能成為感覺的奴隸,步入歧途。而即使我們每次都爭取聽取理智的聲音,但是等不及靈魂來告訴我們本質,一而再再而三地將靈魂拋在腦後之後,我們可能成為自私自利利益至上的冷酷的動物,失去為人之道,甚至失去“人性”。而只有我們即使跑得飛快,也仍然堅持適時放慢腳步甚至停下腳步,仔細聆聽靈魂的聲音的時候,我們才不至於失去我們的本質,才能真正看清事情的根本,做出最正確的判斷,邁出最堅定而強有力的步伐,走向最光明的道路。
因此,同樣的事情,感覺可能會直接告訴我:“這樣做應該是對的。”理智可能會在稍作思考後告訴我:“這樣做不對,因為這樣做不划算,我可以那樣做,因為那樣做可以給我帶來更多收益,而付出的成本最低。”而靈魂則可能會在沉思之後告訴我:“我的良知告訴我,這樣做會傷害他人,我不能這樣做。我的自尊告訴我,我也不能那樣做,因為那樣讓我失去尊嚴,人格變得低下。除了這兩者,我還有選擇嗎?是的,我還有一個選擇,雖然這個選擇會讓我在物質上付出一些代價,甚至給我帶來一些身體上的痛苦,但是,它符合我所有的為人根本,讓我問心無愧,是最正確的選擇,所以,我應該這樣做。”
失去什麼,別失去靈魂。再緊迫的旅途,也不要走得太快,記得適時放慢腳步或停下來,稍作休息,等等靈魂。
如果感覺是士兵,則理智是大將,而靈魂,則是元帥。
心中的那縷縷光明
人的心啊,曾是一面被不透明的堅固外殼保護著的剔透明鏡,內裡本質潔淨而寧靜,本無所謂黑暗,亦無所謂光明,無喜也無悲,也無得失之分,只是不知何時抵不住誘惑我們自己開啟了那一扇心門,於是,我們在感受到陽光的明亮與溫暖所帶來的滿懷喜悅的同時也在為陰影裡的黑暗與寒冷而瑟瑟發抖。世間一切煩惱,大概皆緣於得與失二字。
我們常常會為自己的失去而感到不悅乃至痛苦萬分,我們也常常會為自己的獲得而感到快樂乃至徹夜無眠。其實,悲傷的一定是悲傷嗎?快樂的一定是快樂嗎?大海是那麼廣闊,我們一望無際,當我們在這邊走在海灘上享受陽光的時候,是否也曾想到,在海的另一頭,也許正是狂風暴雨,也許有人正為生命的留存而以隻身綿薄之力全力以赴與大自然做抗爭。同樣的,當我們深處苦痛之中時,也許正有人們因為我們的付出而得以獲得一時的平靜與安寧,或許是認識的人,又或許是不認識的人。世界是公平的,公平到祂的給予無喜悲之分,無貴賤之分,無天地人之分,無萬物眾生之分,給我們少的時候,必定有人獲得多,給我們多的時候,也必定有人獲得少。所以,當我們心懷喜悅的時候要懂得感恩,因為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也許有人正在為我們默默地承受。而當我們痛徹心扉的時候,也不要感到絕望或心有怨恨,那也許是我們回報的時候到了。因此,無論我們是心處快樂之中,又或是悲傷充斥心間,都應該懂得,那是人生的一部分,無好壞之分,無公不公平之分,那是世界的給予,就猶如大海一般,既有潮起就有潮落,只是誰先誰後而已。
月有陰晴圓缺,是否世界的不完美?明亮的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