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他們還大多都極為推崇錢浩的哲學論,即使不認同的人。
這就完了?
不,不少教授,以及媒體,都喊出一個驚人的口號!
“華夏第三大聖人!”
一個是老子,一個是孔子,這麼多年就這兩個聖人。但現在,錢浩居然成了第三個!
這,何等驚人!
當這個訊息傳回東方文明圈,頓時嚇傻了一大片人。
在東瀛,人們驟然聽到這個訊息,兩顆眼珠都凸出來了。幾分鐘之後,他們從震驚中甦醒,欣喜若狂的奔走相告。
“天啊,錢君太厲害了!”
“這太不可思議了!錢君在美帝,這才剛過去,怎麼就成了聖人?”
“多少年西方才承認華夏兩大聖人,可現在、現在,他們居然認同了錢君。我就想知道,錢君在紐約到底做了什麼!”
……
如果只是幾篇論文,錢浩自然達不到現在的威望。但是,當別人反駁他的時候,他都一一發文駁回,那名聲自然如坐火箭。
正是因此,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出來了,錢浩也迅速震動了西方。要是錢浩老實的一股腦發文,那影響力恐怕沒這麼大。
震動的何止西方,東方同樣震動。除了東瀛,還有大韓、印泰等等國家。
這場哲學之戰,沒錯,在東方文明圈就是這麼認為的――
錢浩一人,獨戰整個西方。
如此英雄的事蹟,加上結局完美,整個東方自然轟動不已。就是華夏本土,也為之一片譁然。不,他們比其他國家的人更震驚。
他們,已經討論瘋了。
“臥槽,誰能告訴我,這特麼到底怎麼回事?幾年前,錢浩不是落荒而逃嗎?怎麼幾年之後,他反倒成了西方公認的聖人了!”
這看法屬於普通大眾,也就是不關注錢浩的人。
這些人確實不知道錢浩事蹟,所知道就那麼幾個大新聞,如錢浩狼狽出國。當然,他們雖然不關注錢浩,但也不可避免的知道這次的事。
沒辦法,這次新聞太大,國內也瘋狂報道。
不瞭解錢浩的人震驚,瞭解錢浩的人也震驚。譬如楚仁,得知這個訊息,整個人都驚呆了。
是的,因為楚瑤的緣故,他一直都知道錢浩的情況。可是,就這樣,他也目瞪口呆。
“錢浩,你還會哲學?”早已不再年輕的楚仁,又欣慰又感慨的喃喃自語。
如果說錢浩的支持者是欣喜,那麼吳學光這些就是惶恐。
早在幾年前,他們就有些憂慮,因為錢浩鼓搗出一系列經典作品。可那時,國內封禁錢浩,所以他們勉強還能淡然處之。
但現在……
不提國內大肆報道錢浩,就說錢浩在國外的成就,就足夠他們惶恐不安。
華夏第三位聖人!
錢浩這樣的名聲,那可是足以青史留名。而這麼一來,他們不就也留名了?可惜,留的是反面人物的名。
一想到這點,他們心裡就悶的慌。
當初,誰想到這一點?
他們故意將錢浩與孔子對比,很成功,錢浩上當了,口出狂言。結果也不錯,大家都嘲笑錢浩。
然後呢?
這才幾年,準確的說,只不過區區五年,錢浩就真的做到了!
儘管他們,或者說很多人,覺得錢浩還比不上孔子。可是,西方承認錢浩是聖人那便足夠了。
實際上,基於文化差異,雙方弄錯了一件事。
那就是,西方覺得錢浩是華夏第三位聖人,意思是錢浩名聲排在第三。而在東方,這所謂第三位聖人,便是實實在在的聖人。
不管聖人與否,總而言之,錢浩已然成為當世第一人。沒錯,當世第一,而不是東方或者西方。
這場哲學之辯,攪動了整個西方,顛覆了以往的哲學體系。與此同時,也深刻的影響著東方。不提其他國家,單說華夏,共黨開始逐漸佔據上風。
相信不久之後……
錢浩得知這一點,心裡並沒有多大波動。便是張好古告訴他,他可以風光的回國了,他也只是微微一笑。
是的,他還不打算回國。
他打算趁著這個時機,丟擲一系列經典著作,徹底奠定自己的名聲。然後,他再風風光光的回國。
這個決定一下,他便開始沉下心,一邊考察美帝,一邊碼出那些經典作品。
別人不知道,仍然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