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爺爺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秦羽漢坐在輪椅上,遲疑良久,道:
“其實,我的中醫造詣全都交給你了,不過確實有一件沒有跟你說,就是你上次問的‘七靈花散’。”秦羽漢咳嗽了一陣,繼續說道:
“其實這七靈花散,是一個外用方劑,也可口服,專門治療外傷癒合的,有紅花,田七等七種草藥組成,內外俱用效果最佳。據說是華佗《青囊書》裡的方子,《青囊書》失傳後,這個方子被流傳下來,被乾隆編入《四庫全書》,機緣巧合,被你爺爺的爺爺,也就是我爺爺得到。”秦羽漢不覺心馳神往,眼望著窗外的天空。
“這只是《四庫全書》裡面的一卷記載的,其他方子雖說也都是名家古方,但是我輩中人也都知道,不足為奇,唯獨七靈花散這個方子,一來是出自華佗之手,二來這個方子的效果確實可以說是奇效,因此,我們秦家一直秘不洩露。其實之前我們秦家祖上行醫也就是懸壺濟世走江湖的郎中,本沒有多大名聲,但是自從這個方子被我爺爺得到,這才名聲大噪,這也是我們秦家世代行醫能有如此成就的原因。”
秦羽漢突然不說了,示意讓兒子秦勇出去,等屋裡沒人了,對秦簫道:
“正是由於這是個好東西,所以很多人才有覬覦之心,張家就一直費盡心思想得到這個方子。但是他們得到的只有外用方子,這個其實很簡單,最複雜的是內用方子。”
秦簫不禁問道:“難道這內用方子不止這七味藥,相生相剋很複雜?”
秦羽漢笑著道:“當然只是這七味藥了,要不還叫七靈花散嗎?看來你還是沒學到精要。越是簡單的方子,在君臣佐使搭配起來就越有學問,但是這方子裡面有個馬錢子這味藥,炮製過程及其複雜,稍有火候不夠就會有毒性,外用當然無所謂,但是內服的話,稍一不慎,嚴重的可以致人死命,火候過了,藥效大減,又不能藥到病除了。”
(作者注:中藥方純屬按中草藥性狀虛構,請讀者不要信以為真,請按正規中醫醫療機構醫師指導用藥,切勿自行用藥,如有嚴重後果,概不負責!)
秦簫會意地點點頭道:
“原來如此。”
“但是我們再開這味藥的時候,內服藥已經制好,研成粉末,只是把外用方子開出來罷了,所以,外人根本不知道。而且,就算你看著我配藥,如果我不告訴要的用量,炮製的溫度、時間等火候多少,你也學不會去。”秦羽漢繼續說道:
“今天你既然要拿去治病救人,我不能不告訴你,但是你記住,這個方子的炮製過程你只能記在心裡,不能訴諸筆端,一旦洩露,立刻會有小人來給你找麻煩的。”
於是秦羽漢壓低聲音伏在秦簫耳旁將整個方子的炮製劑量,方法,溫度,時辰告訴了秦簫,並囑咐秦簫默記三遍,直到記得準確無誤為止。
秦羽漢長舒一口氣道:
“只要告訴了你這些,我就可以安心地走了。”
秦簫忙打斷爺爺話,啐一口道:
“爺爺,您這是什麼話,說方子,怎麼說到死了。”
秦羽漢笑道,沒理會,繼續說道:“其實我們跟張家為了這個方子鬥了幾代了,我也累了,實在不想你再摻和進來。但是造化弄人,這個方子總得傳下去,世事難預料,你也要醫者仁心,低調做人,懂嗎?”
秦簫鄭重地點了點頭。秦羽漢接著說道:
“其實,上次你還上學的時候,我沒在家過年,說是來省城會見故人,其實就是我的堂弟秦羽翔,他說要復仇,我拒絕了。上幾代人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我爺爺,你曾祖父,還有你父母的事情我都不想多說了,我不讓你的叔叔和姑姑知道,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你叔叔在部隊,不會有什麼危險,你姑姑也遠嫁他鄉,張家也不會為難,兩家人的恩怨就這麼瞭解吧,你也不要再追問了。”
秦簫本來不知道爺爺還有堂兄,正要想問這些事情,見爺爺如此說,也只好罷口,就算很想知道,也無計可施。
從省城回來,雖說秦簫要到了藥方子,但是心中的疑惑反而更大,對於關於七靈花散的幾代人的秘密,就像一隻水中的發光水母,反而因水波的流動,使得光芒更加迷人,秦簫也越來越好奇。
時光荏苒,轉眼一年已過,又一年的春天已經來臨。工作終於還是讓他漸漸平復了好奇心,他和同事們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在往年篩查的基礎上,又在全縣各個鄉鎮農村篩出了十幾個麻風病人,並給予了治療隨訪,仍有幾個後期重症患者需要定期換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