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便是不堪設想之局。”
我勉強控制著狂跳的心臟,小心地道:“如今各地番王雖然眾多,但是總有家法祖制。諒他們未必膽敢亂來。”
劉啟聞言,冷笑一聲搖頭道:“雖然表面上皇后乃是太后的侄女,太后與朕看似親密,其實又有誰不垂涎這九五至尊之位呢?”
我想了想點頭道:“臣妾當年未進宮時,曾聽說原刑部尚書謝晁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一身傲骨,錚錚嶙峋,陛下何不借用謝大人一下呢?”
劉啟聞言緊鎖的眉頭微微舒展了一些,卻不置可否地道:“今日朕本來以為太后之時請了安王和皇后過來,卻沒想到德妃、淑妃他們也都同去了,偏偏沒有命你過去,分明是在給朕臉色看,著實令人忍無可忍!”
我聞言淡淡一笑道:“這些小事,陛下何用計較,臣妾原是不在乎這些的,有了陛下的愛寵,那些閒氣,早已不算什麼了。”
劉啟聞言掃視了一眼空蕩蕩的大殿,向小心地守在殿門外王勝吩咐道:“沒有朕的命令,不得讓任何人接近丹鳳宮。”
我聞言心中一緊,待王勝離開後,才小心地問道:“陛下可是另有要事?”
劉啟聞言,輕輕將我攬在懷中,低聲道:“綰兒的新意朕明白,朕前來見你,乃是另有一事要與你商議。你的兄長乃是什麼出身?”
我小心地思忖了一下道:“綰兒進宮時,兄長剛中了進士,如今的情況卻不知道了,五年沒有音訊,綰兒不敢妄測。”
劉啟聞言,想了想,點頭道:“如今你已經是婕妤了,理應傳召家人在宮中相見,過幾日朕便召見你父親,理應加封一下你的父親才好。”
我聞言輕輕搖頭道:“陛下的心意綰兒明白,只是加封臣妾家人的事情倒是無需著急,陛下若是有用到他們之處,儘可差遣,無需封賞。”
劉啟聞言深深地望著我,許久沒有說話,我便有些不自在,正要掙開他的懷抱,忽然聽他低嘆道:“所有朕身邊的人,都是用盡各種手段向朕索要官爵,只有綰兒一人竟如此推脫朕的封賞,你可知道,朕既然封賞便是要你們替朕承受危險的啊。”
我低嘆一聲,望著那英俊的面龐,輕輕點頭道:“臣妾與陛下本就是一體同命,便是再大的危險,綰兒也甘願承受,綰兒已經有了陛下的真心,那些名利根本算不得什麼。綰兒今世能得到陛下如此的情意,已是三生之幸,便是萬死亦是心甘情願。”
劉啟聞言,雙臂一緊,將我環抱在懷中,喃喃地道:“綰兒,朕能遇到你,也是上天的厚賜!”
我心中感動,偎依在那溫暖寬厚的胸膛上,貪婪地感受著那無限的安逸感,好半晌才笑道:“記得小時候,臣妾才五歲,乳母抱著臣妾去廟中還願,被一名和尚看到,那和尚說臣妾乃是玉女降世,當世只有金童可配。如今看來,陛下應當是天上的金童轉世,來此凡塵歷劫了。”
劉啟被我這番話說的漸漸放鬆了下來,聞言笑道:“不知為何,當年第一眼看到你,就覺很舒服,如今也只有和你在一起,朕才會感到片刻輕鬆安逸。看來果真的前世有緣啊!”
我低低一笑,起身走到書案前,揮筆寫到:“紅燭燃盡春宵短,旖旎風光復幾回。綿綿情債催天老,三生石上證寒梅。”
劉啟見狀,凝望著墨跡未乾的素箋,嘆道:“綰兒,便是天荒地老,朕也要與你長伴此生!”
我聞言知道他的心情已經好了一些,不覺柔聲道:“陛下可要用些點心?”
劉啟輕輕吻了我一下,感慨地搖頭道:“與綰兒相伴,朕的心情已經好了很多,眼下朝局艱險,朕已是難得能如此輕鬆了。”
如此寂寞沉痛的話,讓我聽得心中一痛,不禁勉強笑道:“天色不早,陛下是留在臣妾這裡,還是……”
話未說完,便覺渾身一熱,已經被劉啟緊緊擁在懷中,耳邊只聽他低低地道:“綰兒,朕只有在這裡,才有家中之感。如此良宵,朕若放過,便是對不起自己了!”
第二章 曼舞清歌幾回聞【3】
第二天一早,服侍劉啟上朝之後,我便帶著珠兒和小嬋前往端華宮給太后請安。早晨,東方的天際開始發亮,粉紅色的朝霞在晨曦的映襯下,宛若美人臉上羞澀的紅暈,空氣裡一陣陣青草的香氣沁人心脾。
來到端華宮時,遠遠便看到德妃和淑妃兩人棄輦徒步,相攜而行,一路談笑,好不融洽。看到我乘肩輿緩緩而來,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淑妃向我笑道:“白妹妹果然恭謹,我們姐妹乃是閒人,竟也比不上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