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常山有夢中的故人(第1/2 頁)
這是一次遠征,目標在幽州。
參與出征的,共計兵將2590人,戰馬4000餘匹。其中,張遼統領幷州飛騎1000,魏延統領南陽步卒1000,文聘統領面甲軍500,何乾統領特戰小分隊作為何鹹的親衛88人,再加上何鹹,以及貼身狗腿子小強。這4000餘匹戰馬,都是張遼回幷州老家,透過各種途徑從草原上搜羅而來。作為雁門郡當地的望族,張遼家族有各種關係可以聯絡到草原上的小部落。而何鹹不差錢,除了鐵器,油鹽茶布等生活物資,只要牧民願意用馬來交換,何鹹都供得起。對於張氏家族而言,作為中間商,獲利豐富,且不用承擔太多的風險,自然不遺餘力地促成買賣。於是,三年的時間,何家堡積累了戰馬不下5000匹,何鹹想要的機動性,得到了保證!
此次出征,所有的步卒也一律要求騎馬,雖然不能像騎兵一樣戰鬥,但是卻大大加強了南陽軍的行進速度。另有一千多匹戰馬,用以馱載武器,鎧甲,弩箭等軍械物資以及南陽特質的兵糧粉。所謂的兵糧粉,其實就是後世非常流行的五穀雜糧粉,用於健康飲食的。但在這個時代,何鹹用豆類,穀物類調和到一定的配比,透過餵給豬食用之後,發現效果良好。遂用於配發給戰鬥部隊。兵糧粉體積小,攜帶簡單,幹吃,燒開水之後活一活吃,都可以。而且營養均衡全面,連續食用數十天都不會出樣問題。如果能有少許新鮮蔬菜配合,就算連吃一年也不會營養缺失。相比於傳統糧草大包小包的帶,恨不能三千士兵出征,後面跟著三千人的運糧百姓,要好的多!唯一的缺點是長期食用,口感單調了一些。更重要的,兵糧粉還可以替代豆類摻到普通的草料之中,作為戰馬的營養補充劑。可謂一舉兩得。但儘管有兵糧粉支援,前往幽州的路上,何鹹依舊準備在沿途的大郡不斷補充普通的糧草作為路途上的消耗,儘可能減少兵糧粉的消耗,用於幽州戰場。
文祥暫代南陽郡尉之職,全權負責南陽郡、以及勞教營的安全,一陣風、魏和、王笑笑作為副手協助文祥。政務方面,神醫張機經大將軍何進舉薦,成為了新的南陽郡守。張機有過多年縣令的經驗,掌管南陽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自從被何鹹引導之後,張機對於政務看得越來越淡,更多的精力還是願意放在鑽研醫學一道。那些繁瑣的政務,大多數都甩給了郡丞李嚴,李方正處理。
臨行之前,何鹹叮囑李嚴,督促棉紡廠,加緊趕製至少三千套加厚的棉衣、棉靴、棉手套、棉帽子,十月底之前運送到幽州冶所薊縣!事關幽州戰事的勝敗,務必不要掉以輕心!
李嚴肅然,鄭重領命!
至於何家堡,歐陽大家的冶煉事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一根又高又大的煙囪拔地而起,滾滾的濃煙開始不停的吞吐。何家堡的空氣中不再只有青草、花朵和牛糞的味道。何鹹勸何老太爺遠離何家堡,搬到宛城居住,被何老太爺拒絕。在何老太爺看來,大煙囪是何氏繁華的象徵,空氣中的異味是金土之力化氣而成,應當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不減壽就不錯了,還延年益壽?”何老太爺的解釋,讓何鹹一頭暴汗。但卻無法說服現在正在興頭上的何老爺子。
“吸個一兩年應該不要緊嗎?”想到後世沉浸於伸手不見五指的仙境一般的帝都,何鹹頓時寬心,吸就吸點兒吧。
張機的仲景醫館已經搬遷到宛城內,方面他同時處理公務,研究醫術,以及治病救人。
司馬徽的鏡水書院卻不肯搬遷,理由是喜歡何家堡這邊有山有水的環境。何鹹也不勉強。
南陽的事情安排妥當,何鹹便領著南陽軍悄然出征,沒有出征儀式,沒有鮮花歡送。經過三年的打磨,這隻南陽軍早就洗腦完畢,蓄勢待發。那首《大漢進行曲》成為了南陽軍的軍歌,每天早晚,南陽軍的軍營都會想起這首激昂歌曲的旋律:“起來!不願做異族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就我們新的長城,大漢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冒著敵人的烽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烽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大漢進行曲》和“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成為了南陽軍的軍魂被注入其中,他們以大漢的軍人為榮,並願意用生命捍衛自己的身份!這是一隻有信仰的軍隊,而信仰,是任何一隻強軍必備的要素!
南陽軍一路北上,過潁川郡,濟陰郡,東平國,清河國,一路到達河間國。按照原定計劃,南陽軍應該繼續北上,過涿郡,抵達薊縣。但何鹹在看了行軍地圖之後,決定分兵!以文聘為主將,張遼、魏延輔之,率領南陽軍主力按照既定路線先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