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叢生(第1/2 頁)
除此以外,因為劉辯曾在東觀習讀經傳,故而對東觀士人印象大好。登基之初,便大肆徵用東觀士人擔任重要職位。其中,徵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馬日磾為廷尉、徵經書大家、徵書法大師蔡邕為大鴻臚,徵潁川書院院長、有“碩儒”之稱的荀爽為大司農,徵“弘農楊氏“的楊彪為衛尉。此外,遷正在長安等候軍令的左將軍盧植為左衛將軍,繼續負責涼州平叛事宜。遷河內太守朱儁為左將軍,負責平定冀州黑山賊。
劉辯的變化之大,令何鹹瞠目結舌。雖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謀略是出自皇叔劉洪之手,但當初何鹹點醒混混沌沌、只知道欺負宮女的劉辯,也是劉辯能有現在的判斷能力和魄力的重要原因。何鹹突然發現,在漢靈帝那樣的昏君手下打工,似乎比現在被猜忌要舒心得多。但時光不能倒流,逝去的日子一去不回頭。現在的何鹹只能一步一步往前看。
雖然心有不滿,但何鹹不得不承認,劉辯與劉洪在做這些人員調整時充分考慮到了何氏與清流黨人的利益,而劉辯提拔的那些東觀士子,大都盛名在外,讓四大輔臣中的另兩位-大將軍何進與司徒袁隗無從反對。當然,皇帝要收回權力,必然會有受害者。這位受害者,就是四大輔臣中的最後一位輔臣-中常侍張讓。
新帝雖然沒有和十常侍算舊賬,但信任程度明顯遠不如前朝。因為劉辯接連撤銷了與十常侍親厚的助軍右校尉趙融,左校尉馮芳,右校尉夏牟三人的兵權,所屬兵馬全部填充到北軍五校與光祿勳下屬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與羽林中郎將手中。在新帝的支援之下,又一股勢力慢慢崛起,已有取代宦官團體的傾向,被稱之為“帝黨”。“帝黨”的勢力急劇膨脹,已經隱隱成為外戚、清流黨人之外的第三股勢力,並大有超越前兩者的意思。
明明是皇帝在收權,“帝黨”在成長,但可憐的十常侍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惶恐地覺得,這是黨人與外戚聯合起來,試圖剿滅宦官勢力的前奏。囂張跋扈十數年,權傾朝野的十常侍能就此束手就擒嗎?他們會不會醞釀另一個“十常侍之亂”的陰謀,掀起更大的風波?
這些,是何鹹所不知道的。何鹹以為,只要何進不提議誅十常侍,十常侍就不至於魚死網破。何進不出昏招令董卓等外軍入洛陽,歷史就會發生改變,何氏便不至於滅族。
思索完畢,何鹹回到現實。
“既然招賢令不能用,那如何解決現在的用人荒問題?”何鹹追問道。
“舉薦!現如今,也只能透過現有各位大人的舉薦,蒐羅一些人才!“郭嘉回道。
說到舉薦,何鹹第一個想到的是江東猛虎孫堅!若能得到他的投效,相當於收了漢末三分之一的力量。但可惜,孫堅現在已經貴為長沙郡守,未必肯來大將軍府上當一員參軍。更何況,當初舉薦孫堅成為長沙郡守的是司徒袁隗。何鹹懷疑,孫堅已經倒向了袁氏的懷抱。
”奉孝可有良才向大將軍舉薦?“郭嘉的籌謀能力,在誅殺蹇碩一戰中,已經得到了大將軍何進與左車騎將軍何苗的認可。
”嘉這邊倒有兩人可以推薦!這兩人,忠信也極為熟悉!一人姓荀名彧,字文若;另一人姓荀名攸,字公達!兩人乃是叔侄關係!“
方聽得郭嘉說到自己的表字,何鹹也是一陣惡寒。漢靈帝臨終前給何鹹賜了”忠信“,讓何鹹莫要忘記永遠用於大漢的誓言。現如今,劉辯卻已經想走自己的路,並不熱衷於重用何鹹,這可讓何鹹情何以堪。
“潁川荀氏?”何進眼前一亮。
”不錯!荀文若有王佐之才;荀公達機變無雙。兩人之智謀,不在嘉之下!”
何進大喜,旋即又有些嘆氣道:”好是好!但潁川荀氏向來不好做官,那荀爽,先帝可是徵辟了數次都拒召不來。這荀氏叔侄能夠應召而來嗎?“
郭嘉把視線移向何鹹道:”這就要看忠信的魅力了!文若、公達曾與我等同窗,想來知道忠信的為人!”
“行!我過會兒就給兩人分別修書一封!至於能不能招來,我就不能保證了!”荀氏叔侄雖然也是世家大族,且後來與曹操捆綁到一起,為曹魏的建立貢獻了汗馬功勞。但最後,荀彧卻因反對曹操稱帝,而被曹操賜死。何鹹猜來荀氏應該不是君子堂的人,值得信賴。
郭嘉之後,陳琳等人又陸續推薦了鄭泰、種輯、伍瓊、鍾繇等人。何鹹依稀記得鍾繇是有大才的人,在曹魏集團的後期,位至三公。其餘人則都沒有什麼印象,想必也不算什麼大人物,但總比使用袁紹、袁術要安全許多,何鹹也便由著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