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術自焚 傳國玉璽不翼而飛(第1/2 頁)
曹操戰敗,紀靈戰敗,徐州戰事一塌糊塗。魏延、龐德率領的浮槎軍卻一路高歌猛進,沿途各縣紛紛倒戈投降南陽軍。浮槎軍幾乎兵不血刃突破了安風津,直逼壽春城。暴怒不已的袁術今日又斬殺了四名倒黴的侍郎,七名不長眼的太監。
向曹操、袁紹的救援信早已經發出,但是袁紹路途太遠,曹操自己還在跑路當中,自然遲遲得不到回覆。孫策倒是願意接納袁術到江東避難,但條件是讓袁術去掉帝號,奉上傳國玉璽作為禮物。袁術考慮良久之後,還是沒有答應下來。
直到魏延、龐德率領的三萬浮槎軍與何鹹親自率領的七千飛騎軍、兩萬丹陽勁卒會師壽春城下,袁術自知大勢已去。壽春城內,雖然尚有張勳率領的揚州兵十萬,但軍心潰散,戰意全無。所有的戰將都在等待袁術舉城投降的訊息。
漢初平六年(公元195年)十月初七,走投無路之下袁術閉鎖了皇宮,手持利劍斬殺了後宮的上百妃子,然後懷抱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點火自焚於他的大成國龍椅之上……
袁術死後,麾下的文武百官紛紛作鳥獸散。以閻象為首的一批人帶著金銀細軟乘亂逃離了壽春,其餘人則在袁渙、張勳的帶領之下,舉城投降何鹹。何鹹進駐壽春之後,命人清理了被焚燬的大成國皇宮,找到了袁術被燒焦的屍骸。在屍骸的懷中,找到了一塊疑似傳國玉璽的印璽。經鑑定,卻發現該印璽是枚贗品。真玉璽應該是在袁術死之前就被人掉包換走了。
何人換走了傳國玉璽?傳國玉璽現在何處?沒人知道確切的答案。
何鹹雖然很想一睹傳國玉璽的真容,但找不到也無法強求。相比於玉璽,何鹹現在更在意的是快速穩定江淮地區,自己才好脫身北上。北方傳來訊息,袁紹已經出兵,正式介入黃河以南的戰事之中!
何鹹任命袁渙為九江郡守,負責安撫袁術舊部,同時,調任橋瑁為揚州刺史,全面主持揚州政事。說是主持揚州政事,其實何鹹麾下的揚州不過九江、廬江兩個大郡,也就是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長江以南的丹陽郡、吳郡和會稽郡皆在孫策的統治之下,而豫章郡現在劉繇手中。
袁術的十萬揚州兵要紀律沒紀律,要士氣沒士氣,何鹹根本看不上。讓臧霸挑選了一萬人補充到丹陽勁卒當中,其餘九萬餘人全部交給橋瑁、袁渙用於屯田。江淮地區本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百姓富足,卻被袁術搞得烏煙瘴氣,災荒頻繁。幾年之內,揚州地區恐怕很難給南陽軍提供太多的後勤支援。
張勳、樂就、梁綱、雷薄、陳蘭等將分別充實到飛騎軍、南陽水師和丹陽勁卒三軍中。
消滅袁術,平定江淮之後,何鹹向漢帝舉薦了一大批官員。除了調任橋瑁為揚州刺史,袁渙為九江郡守,又任命從會稽逃命而來的王朗為廬江郡守,配合西中郎將甘寧對抗孫策的江東軍。在徐州,何鹹舉薦原長史陳珪出任徐州刺史,陳登為琅琊郡守,糜竺為東海郡守,趙昱為廣陵郡守,曹豹為彭城郡守,呂範為魯國相。臧霸拜為奉義中郎將,領三萬丹陽勁卒,駐守徐州。糜芳遷為鎮海校尉,領徐州兵一萬,負責組建大漢海軍。
原北海國相孔融雖然看不起何鹹屠家子的身份,但漢帝在南陽,孔融不得不服。孔融博學多才,但是好空談。在地方處理不好政務,領兵打仗更是一竅不通。若不是麾下有太史慈在,北海國早就被黃巾賊攻佔。為了避免孔融為禍一方,何鹹直接舉薦孔融為九卿之一的大鴻臚,到南陽陪伴漢帝劉協。孔融滿意了,何鹹也不用擔心了。至於太史慈,有勇有謀,又因抵禦夏侯淵保衛徐州有功,被何鹹提拔為射聲校尉,入張遼的飛騎軍,成為張遼的副將。
樂進、李典兩位曹軍降將,何鹹留給了甘寧,放在對抗江東軍的一線。兩人都是有真本實力的人物,棄之不用太可惜,拉到北方對陣舊主曹操何鹹還真不太放心。曹操那個小黑胖子素來腹黑,對於武將的人心把握極準,帶隊能力一流。故而曹軍陣營中極少出叛徒,武將對他忠誠值都很高。個人魅力值方面,何鹹還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勝過曹操。所以,將兩人留在南方是最好的選擇,免得被曹操鑽了空子出現臨陣策反什麼的么蛾子。
處理完徐州和揚州事務,文武眾將各司其職。何鹹則領著人員補充齊整的浮槎軍三萬,飛騎軍一萬,戰將魏延、龐德、張遼、趙雲、太史慈等,攜大勝之勢回援滎陽。
在滎陽,文聘率領的三萬南陽軍,徐晃率領的一萬白波精兵和一萬西涼鐵騎,共計五萬餘人與曹、袁聯軍相持於中牟、官渡、陳留的三角地帶。曹軍領兵者曹仁、戲志才,號稱曹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