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昌、吐谷渾、伊吾聽聞楊廣西巡都遣使來朝,9日,楊廣一行來到金城郡瀕臨洮河的狄道(今甘肅臨洮),又有党項羌使節來行在所貢方物。楊廣興致極高,在渭水源頭寫了一首《臨渭源詩》:
西征乃屆此,山路亦悠悠。
地幹紀靈異,同穴吐洪流。
濫觴何足擬,浮槎難可儔。
驚波鳴澗石,澄岸瀉巖樓。
滔滔下狄縣,淼淼肆神州。
長林嘯白獸,雲徑想青牛。
風歸花葉散,日舉煙霧收。
直為求人隱,非窮轍跡遊。
同為詩人的楊廣的使征途充滿了詩意。4月20日,楊廣車駕出臨津關,渡黃河,至西平(今青海樂都)。27日,巡行大軍過洮河,又過抱罕郡的大夏川和灕水,來到臨津關,渡過黃河,再沿黃河向西至西平郡(治今青海省樂都縣),已遠離中原深人少數民族聚居地。
五月9日,楊廣率后妃、三軍在黃河北岸的拔延山(今化隆馬場山)舉行大規模的圍獵,獵場周長有200多里,這次大規模的天子巡狩圍獵可以說是楊廣親自指揮下向當地以及周圍諸國顯示武力的軍事演習,投人的軍隊在十數萬,讓觀者無不驚駭。
五月14日,楊廣西入長寧谷,16日度星嶺(今達坂山),20日來到金山之上,楊廣大宴群臣和諸領兵將帥,親自部署對吐谷渾的最後圍剿。22日,巡行隊伍北上來到浩門川(今大通河)。有訊息傳來說吐谷渾伏允率殘部保據覆袁川(今俄博河),楊廣隨即調動軍隊,令內史令元壽屯兵於南面的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屯兵北面的雪山,太僕卿楊義臣屯於東面的琵琶峽,將軍張壽屯於西部的泥嶺,連營80裡,將伏允可汗四面團團圍住。然而;所圍實際上並不是伏允,他早巳逃人山南積石山,被圍的是冒稱伏允可汗的吐谷渾殘部。
五月26日,楊廣親自下令右屯衛大將軍張定和圍攻車我真山(在俄博河南),張定和先勸山上渾主投降,吐谷渾不理,張定和為在皇帝楊廣面前表示忠勇,竟不披甲挺身登山,在半山腰被伏兵射死。亞將柳武建繼續登山攻擊,拿下山頭後將守軍數百人斬首。28日,被圍困的吐谷渾仙頭王窮蹙,率部落男女10萬餘口、六畜30餘萬頭投降,楊廣親自指揮的對吐谷渾殘部的圍巢大獲全勝。
六月2日,楊廣又遣大將軍梁默、右翊衛將軍李瓊深入南山擒吐谷渾伏允可汗,因山峻路險,敵情不明,結果皆力戰而死。
另外,楊廣又遣行軍總管趙才率兵部侍郎明雅出合川道,衛尉卿劉權出伊吾道,由西向東進逼吐谷渾,一路橫掃殘留的小股吐谷渾遊騎,兩路隋軍這時也來到青海邊,乘勝追擊到汗庭伏俟城(青海湖西四新)。參加這次大規模合圍吐谷渾作戰的將領還有右監門將軍薛世雄、鴻臚卿史祥。史祥軍由“間道出虜,俘吐谷渾男女千餘口”。左武衛將軍周法尚則率軍出松州道(今四川松潘),由南向北進軍討擊,逐捕亡散,這時也到了青海湖
十幾萬大軍跋山涉水,走過人煙稀少的高原峻嶺,千里行軍,彙集青海,其艱難險阻可想而知,其後勤工作量是多麼巨大,如果不是像楊廣這楊有超乎尋常的魄力的的帝王是不敢出如此舉動的。然而,青海並不是巡行的目的地,楊廣還要親自率這批人馬穿越祁連山,北上河西走廊。
第六十三章 大業輝煌
6月8日,楊廣大隊人馬經琵琶峽(今青海門源)西上到達祁連山腳下,十數萬人排成一條長蛇陣,開始了穿越祁連山大斗拔谷(今民樂縣)的人間壯舉
大斗拔谷南北縱深40公里,貫通祁連山,地高天寒,山路隘險,氣候變化無常,白天陽光普照,夜裡就可能陰霾密佈。祁連山海拔高,宥積雪,只有少許幾個隘口盛夏天雪化才能穿越。怛天有不測風雲,碰到天氣有變,盛夏季節也會出現大雪霜凍因此要求天黑之前必須走出山口,以免不測。楊廣率領十數萬人馬從大斗拔谷由南而北穿越祁連山,顯然是一個極大的冒險行動。貴為大子的楊廣以驚人的氣魄,硬是率領包括后妃宮女在內的隊伍要闖這道鬼門關。但是由於路太窄,有時只能走一人,隊伍排成長蛇陣,自早至晚,“魚貫而出”,人流不斷,到夜幕降臨,隊伍仍在行走,結果天氣驟變“風霰晦冥”,寒風颳來,直刺筋骨,據記載隨行的文武百官“飢餒沾溼”,隊伍全乩了,甚至**妃嬪公主都迷失在後面的,也只好與士兵抱成一團,“雜宿山間”,“士卒凍死者太半”,馬驢死者十**。雖然這是誇張的描述,但損失極大不容置疑。然而雖然犧牲很大,但楊廣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