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似乎並未存有欲害二人的心思。
孫榮權衡再三,實在想不出有何不利之處,又見九娘子那嬌豔欲滴的嬌模樣,心下輕癢,當下一拍胸脯,大聲道:“九娘子無須擔憂,只管將清溪關在何處告訴我二人,殺那魔頭、救你離開此地,也只是吹灰之間的事了!”
九娘子美目閃亮,說道:“我那茶樓背後,便是清溪關。只不過那魔頭,卻不在關內。”孫、王二人齊聲奇道:“哦?此話怎講?”九娘子道:“當年大唐與南詔兩國交戰,唐軍大敗,南詔國一路打到了此地。但這條道路是通往西川的極重要通道,劍南節度使不敢讓朝廷得知自己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上書謊稱此去三百里地,仍在唐軍控制之下,而清溪關正是這條要道的咽喉所在,歷來駐有八百士兵,因此,雖然南詔國已經佔領了這裡,劍南節度使卻依然派些老弱殘兵前來戊關守備。南詔國北擊遊弋尉是信佛吃齋之人,不願濫殺無辜,便由得這些老弱殘兵在清溪關住下了。”
孫、王二人這才恍悟,追問道:“原來關城藏在竹林之中……,那魔頭又在哪裡?”九娘子道:“那魔頭被派在最遠僻的一處哨所,穿過樹林,便可瞧見了。”
孫、王二人聞言精神一振,一齊握緊了兵器,沉聲道:“趕緊走吧。”九娘子不再多說,一路直行,片刻後越過樹林,霧氣陡然間一掃而淨,暖黃色的陽光遍灑大地,一條羊腸孤徑蜿蜒爬升,遠處的山脊清晰可辨,猶如觸手可及一般。
孫、王二人何曾見過這般壯麗絢奇的夕陽山景,張嘴呆望了片刻,這才發覺前面帶路的二女已經拐過山坳隱沒不見,當下搶步跟上,只見山坳過後,竟在山勢陡險之處被人掏出了一塊幾丈方圓的小小壩子,上面蓋著兩間破敗不堪的茅屋,屋前立著一根一圍粗細的木樁,五色訊號旗幟爛成條狀,隨風亂舞,向外還有一方燒糞草的小型烽火臺,遙遙望去,一面是綿延不盡的道路來處,一面正與山下竹林外的茶樓高幡遙相呼應。
孫榮見這哨所選位極佳,建造精巧,正欲讚歎兩聲,右臂卻感一緊,聽九娘子悄聲說道:“那人要來了,你們先藏起來,等他過來,趁他不備時,一刀將他殺了!”
第二十二章 活死人(四)
二女藏去茅屋背後,孫、王二人則貓腰藏於道旁深草之中,透過隨風搖擺的草縫,只見兩名唐兵裝扮的男子緩緩自轉拐處行了過來。前面那人是名老者,鬚髮幾近全百,身軀高壯,面上紋路猶如石雕木刻,一雙老眼冷似刀鋒,氣勢如山厚重,教人一見之下渾身發涼,心生驚懼。後面那人鬚髮盤結,垂頭走路,隨那老者行行止止,絕不抬頭瞧瞧周圍,不知如何,教人頓生死氣沉沉的心思,仿若面對的是一個大白天出現在荒野中的孤魂野鬼。
孫、王二人對視一眼,均想:“那魔頭是這老頭,還是後面失魂鬼似的男子?”二人來此之前,只聽聞這“魔頭”被人稱為“斬頭惡鬼”,至於是老是少,卻不甚明瞭。
孫榮回頭望了一眼茅屋背後,暗自後悔剛才未向九娘子問個明白,見王賁虎一臉焦急瞧著自己,眉頭一皺,本想示意將這兩人一齊殺了,但抬眼看見當先走來的那老者,竟被對方的氣勢所攝,哪敢輕言殺戮?
轉眼走來的兩人經過孫、王二人藏身之處,孫榮腦子裡快速轉了無數念頭,見此偷襲的上佳時機,當下將心一橫,對王賁虎打個手勢,要他刺殺那老者,自己則對付那遊魂似的男子。二人也不出聲,各挺兵器自敵人背後疾刺而去。
驀聽九娘子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頓時將山間的清靜徹底打破,那遊魂似的男子身軀微微一震,猛然回頭,瞧見襲來的兩人,竟絲毫未見驚異,神色只略一動,復又回頭自管走路,既不躲閃,也不將刺來的利劍放在心上。王賁虎使的是長槍,此時殺人拼命,不敢有絲毫花招,銀亮的槍頭抖動刺出,自那遊魂似的男子身旁閃電掠過,直取那老者腰間命門。
二人兵器一長一短,刺殺的物件一遠一近,幾乎同時觸碰上敵人身軀,眼看便要雙雙得手,卻聽九娘子又傳來一聲低嘆,似乎失望無比,緊接著深及腰部的草叢中猛然撲出兩人,手中各執一根粗繩,大喝道:“還不停手?”
孫榮頓覺手腕一緊,已被其中一人拋來的粗繩套住右腕,一股大力襲來,右臂頓時發麻,再也把持不住長劍,被扯得斜地裡飛下了山崖。王賁虎一身功夫比他強上不少,驟覺被人襲擊,手腕一扭,雪亮槍頭竟然“啵”的脫開槍身,往那老者疾射而至,他則回槍為棍,橫掃來襲的敵人。
這一變化大出來人意料,不由低聲驚呼,手中繩索捲動,如蛇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