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頁)
趙構有意求和,心中大急。連忙起身拜道:“陛下不可!連日血戰,我軍固然傷亡慘重,但王鈺麾下將士,多為北人,水土不服,再堅守數日……”
話未說完,卻見趙構搖,一臉晦氣,在秦檜攙扶之下,步下城頭。宗澤狠狠嘆息道:“若此時求和,正中王鈺詭計!”
大營之前,王鈺將手中火把交給身邊士卒,得意的笑道:“怎麼樣?沒吹牛吧,這東西本相也會操縱。當初凌振在造辦局試製的時候,本相就去試過炮了。”
岳飛見那金輪炮如此厲害,也是大為驚奇。對王鈺說道:“丞相,卑職在相州時,就曾聽說,那梁山賊寇之中,有一人綽號轟天雷,善制火炮。其所鑄之炮。能打出十四五里遠近,炮落之處。山崩地裂,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王鈺拍了拍手,笑道:“那倒是誇張了一些,十四五里是打不到,一千步還是不成問題。”語至此處,遙望杭州城,又嘆道:“看來,本相也犯了那‘惟武器論’的錯誤。打仗不光是靠先進的兵器,最重要的還是人。咱們的裝備,比杭州守軍先進不少,可攻打了這麼久,杭州城仍舊未破。你們這些帶兵地將軍,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是,謹遵丞相教誨!”眾將齊聲應道。
王鈺微微頷首,又瞧了那門金輪炮一眼,暗思這東西,到底還是不能跟自己生活地那個時代相比。要是在兩千零七年那會。就是一門迫擊炮,也不知比這金輪炮厲害多少倍。而且炮彈之中。還填有炸藥,不像這炮,只是鐵炮彈,打出去就靠撞擊力。
趙構在杭州稱帝以後,將原先趙行在,改作皇宮,立足未穩,便大興土木,給予擴建。即便是在王鈺大軍,兵臨城下之時,工程也未停止。偽朝廷中,大臣們多有議論,然趙構仍舊我行我素,聽不進逆耳忠言。惟獨秦檜,善於察顏觀色,體察聖心,很受趙喜愛,官拜左僕射兼尚書門下,與蔡京分庭抗禮。
這日,趙構如今文武眾官,商議求和之事。秦檜率先發表意見,言王鈺勢大,急切之間,不可與之爭鋒,不若放棄皇帝尊號,以後再作計較。蔡京歷來主張強硬,但此時,見杭州城陷入重圍之中,思前想後,也覺得這麼硬扛下去,不是辦法。趙構到江南,現在立足未穩,人心不服,倒是可以考慮放棄皇帝稱號,向北臣服,積蓄力量,等時機一到,再出兵北伐。
“陛下,臣認為,秦相所言甚是。眼下,王鈺率二十餘萬大軍,兵精糧足,器械先進,京城守軍,死傷甚多。再硬扛下去,於我不利。不如,暫時放棄皇帝尊號,廣積糧,緩稱王。”
趙構坐於龍椅之上,聽到蔡京如此一說,奇道:“蔡相不是向來主張對王鈺要強硬,不讓朕放棄這皇帝尊號麼?怎麼今日……”
蔡京聞言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臣原先就不主張陛下稱帝。但木已成舟,奈何不得,只得退而求其次,等王鈺來攻。此時若議和,陛下放棄皇帝尊號,王鈺方面,必定也會作出妥協。陛下請看,這是臣為陛下草擬的議和條件。”說罷,蔡京從袖中取出一道奏章,雙手呈上。
趙構接過,展開細看一陣,頻頻點頭道:“不錯,好!若這些條件王鈺能答應,豈不強似作這皇帝?”
秦檜在一旁,見趙構欣喜成這般模樣,心裡犯了嘀咕,不知蔡京這老東西又玩什麼花樣。正疑惑時,忽聽趙構言道:“秦愛卿,你也看看。”
秦檜接過,展開一看,只見那蔡京所擬議和條件,分為如下幾條。第一,趙構放棄皇帝尊號,但一不交出兵權,二不退出江南。第二,朝廷封趙構為定南王,位在諸王之上,永鎮兩浙路和江南東路。第三,定南王可在轄區之內,自行徵收賦稅,任免官吏,中央朝廷不得干預。第四,定南王麾下所部兵馬的軍餉糧草,武器裝備,要由中央朝廷供給。
這簡直就是割據一方,不是皇帝,勝似皇帝!自己佔著這兩路,自行徵稅,自行任免官吏,軍餉還要朝廷供給,天下有這樣便宜的事情麼?王鈺又不是傻子。他能聽你的擺佈?
“陛下,臣以為,這條件怕是談不攏。王鈺為人,何等精明,他豈能同意這……”
“秦相,您過慮了。王鈺此來,看似來勢洶洶,其實他心裡比誰都著急,江南一天不平,他一天回不了京城。咱們只要吃定他這一點。不愁他不答應。”蔡京冷笑一聲,十分自得。
趙構權衡之下,當即表態:“好!就按這個條件,與王鈺議和。只是,派何人去為好?”
“陛下,不急!咱們再等上幾日,待宗澤打上一場勝仗。那時,又多了一個籌碼,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