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時,彼一時,但若是操之過急,怕引發動亂啊。”蔡京為相多年,各地文武官員,多有其門生故吏,一旦朝廷有變,他這些黨羽難免會受到牽連。
“朕想擴編南府軍,你以為如何?”趙似乎根本沒有聽到蔡京的顧慮,直接問道。
“這,請陛下三思,眼下幽雲各州,按宋遼約定,駐軍八萬餘人。若是再擴編南府軍,怕是有違約定。”蔡京暗想,南府軍一旦擴編,王鈺手握兵權,又放任在外,日外恐生事端。
趙咳嗽幾聲,嘆道:“朕也是有所顧慮啊,想用王鈺,又怕他……,南府軍這次打得不錯,是敢戰之師,能戰之師,朕想擴編南府軍至十萬,全面駐防幽雲,將原有舊軍盡數裁撤。”
他剛說完,就聽得前後撲通一聲,蔡京跪倒在地:“聖上,萬萬不可!若王鈺擁兵十萬,駐防幽雲,又不屬三衙戰鬥序列,不歸樞密院管轄,日後必生禍亂啊!陛下,三思!”
趙沉默,蔡京所言,正是他擔心的地方。可此次對遼作戰,舊軍的不堪一擊,讓他十分痛心。南府軍的戰績驕人,本該擴編,但朝廷有祖制,任用文臣帶兵,對帶兵者嚴加防範,每隔幾年,便調換一次,以防有變。
這種制度,雖然讓大宋天下穩如泰山,可其弊端也漸漸顯露。兵無常將,將無常帥,導致指揮不靈,調動不利。歷次對外作戰,屢屢失手,發人深省。
“朕意已決,擴編南府軍!朕要重用王鈺!”趙堅決的說道,至此處,話鋒一轉:“可朕也不得不防著他,蔡京,你有辦法嗎?”
蔡京眼見南府軍擴編已成定局,多說無益。但聽天子所言,對王鈺也是不放心的,必須設法掣肘於他,以免權柄過重,日久生亂。
“陛下,有臣有一策,可掣肘王鈺。”
“速速講來。”
“遵旨,陛下有意擴編南府新軍,裁撤舊軍,這是順應天時之舉,臣當竭盡全力促成此事。眼下,王太尉在幽雲大興馬政,幽雲各州馬場裡,良馬近十五萬匹,正可大舉裝備騎兵。然舊軍將領,多不習馬戰,若要興建騎兵,人才是第一大難題。臣建議,於各路徵召年輕力壯的武將,前往幽雲南府軍中任職。一來可以掣肘王鈺,二來可研習騎兵戰法,以備日後朝廷全面裁撤舊軍時,操練新軍之用。”
趙聞言,深以為然,龍顏大悅,轉身扶起蔡京,稱讚道:“果然是老臣,高瞻遠矚,此計甚合朕意。這事就交給你和童貫去辦,速速擬定名單,送來報朕。”
蔡京見天子讚賞,十分自得,正要辭別出宮,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心中一動,向趙進言道:“陛下,臣建議,此事先不要告知王鈺,且看他是何態度。”趙會意,頻頻點頭。
次日,久不臨朝的趙,登上了金殿。
王鈺雖然是外官,但身在京城,按律也要早朝。眾官在資政殿前閒聊,蔡京等人故意與王鈺疏遠距離,只有童貫與王鈺站在一處。文武百官見事態微妙,捉摸不定,都明哲保身。
“小寶,多虧你在聖上面前進言,否則老夫還在大理寺待著。”童貫一邊拿眼睛瞄著蔡京那頭,一邊說道。
王鈺笑了笑,輕描談寫的說道:“舉手之勞而已,這是我應該做的,再說大人深受聖上倚重,入獄不過是作作樣子罷了。就算我不多嘴,大人也不會有事。”
童貫見他如此坦誠,心裡稍安,眼下朝廷的局勢有些微妙,蔡京等人刻意疏遠王鈺,讓人費解。童貫正要說話,忽聽淨鞭三響,召喚百官入朝。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文武兩列,鴉雀無聲,天下似乎又太平了。趙在金殿之上環視四方,見群臣默然,忽然笑道:“四海昇平,萬邦來朝,普天之下,百業興旺,是麼?”
班中轉出樞密使童貫,上前奏道:“臣啟陛下,江南方臘作亂,朝廷派遣宋江所部前往征剿。如今已大功告成,方臘及其妻邵氏,子方毫,偽相方肥等三十餘賊被俘,已解往京城,請陛下發落。”
“好!方賊作亂,殘害百姓,亂我朝綱,如今被俘,當按律斬首,誅滅九族!”趙喜上眉梢,近來大宋接連幾件喜事,這位道君皇帝,心情頗佳。
又一出成王敗賊的戲碼,王鈺暗笑。文武百官見方臘被俘,都出班上奏,馬屁拍得震山響,好話說了一籮筐。聽得趙如坐雲端,飄飄欲仙。
群臣賀畢,王鈺見無人再奏,遂出班上前,從袖中掏出奏本,就要上奏。趙見王鈺出班,笑道:“朕還說王小寶今天怎麼轉性了,這馬上就出來了,說,什麼事?”
文武大臣都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