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取信將士,軍隊又何以為戰?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地汴京城裡,趙桓還沉浸在大宋水師“全殲”高麗水師的喜悅之中,急切的期盼著幽雲的捷報。蜀中洪災,長江決堤,百姓流離失所,趙桓不屑一顧,全由王鈺打理,收拾著爛攤子。
批覆了蜀中各府的賑災公文後,已是深夜。王鈺鬆了口氣,無力的靠在椅背上,揉著發痛的眼睛。剛消停幾年,戰事又來了,眼下變法正在推行過程中,已經初見成效。如果這個時候,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可對變法不利。希望种師中老將軍在幽雲能夠守得住,千萬不要讓戰火蔓延的內地。
王鈺本來對种師中很有信心,他是一代戍邊名將,經驗豐富,再加上新近組建的騎兵,守住幽雲應該沒有問題。可壞就壞在,趙桓派他地九弟趙構到河北統率兵馬。這個王爺狗屁不懂,只怕河北諸軍受到他的節制,會束手束腳啊。
門外一陣響動,王鈺張眼一看,卻是童素顏和紅秀。
“官人,我讓紅秀煮了些補品,你趁熱吃了吧。”童素顏摸索著向王鈺走過來。後者忙起身上前扶住她。夫妻二人在旁邊坐下,紅秀奉上補品。王鈺腹中正飢餓難當,端過來一陣狼吞虎嚥。
“慢點吃,別嚥著了。”童素顏側耳傾聽,笑意吟吟地提醒道。
“嗯,紅秀這丫頭手藝見漲,味道不錯。”王鈺一邊吃,一邊稱讚道,紅秀聞言,十分開心。
“官人,這麼晚了還不回房歇息,忙什麼呢?”童素顏問道。
王鈺吃完,長長的舒了口氣:“唉,還能忙什麼,蜀中發大水,災情很嚴重。我剛讓三司撥了賑災糧款。可救災只能救得了一時,吳用告訴我,加固河防才是治本。可惜啊,聖上花錢花得太厲害了,朝廷拿不出來這筆款子。”
童素顏一直恪守“婦人不得干政”古訓,但凡聽到王鈺提起朝政大事,從來不多言。但這會兒聽到王鈺批評皇帝,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官人慎言,小心禍從口出。”
第三桶 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更新時間:2007…12…28 12:49:01 本章字數:10947
王鈺聞言搖頭苦笑,自己自從踏入仕途以來,一行,惟恐什麼地方出了差錯,凡事都機關算計,可顧得東,顧不了西。顧得了國內的變法,卻沒有顧上幽雲的戰事。看來,想安安穩穩當官已經是不太可能了。當初李綱有一句話,王鈺現在想起,覺得很有道理,芶以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大宋跟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不一樣。在大宋甚至整個封建社會,一個國家的興盛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當然,也有以前自己的歷史老師提到的,諸如什麼“歷史發展的大環境”之類的因素。如果一個國家,有一個勤政愛民,遠見卓識的皇帝,那這個國家就有興盛的希望。大宋開國以來,好的皇帝應該還是有的,像宋太祖,宋太宗兩兄弟,都還算有一點雄心,念念不忘統一中原。還有後來任用王安石變法的宋神宗,也想作中興之君。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成功。
眼下,自己主持變法,內政較以前有了一定的好轉,至少大宋的局面暫時穩定了下來,各地沒有再鬧出民變,農民起義之類的事情。可是,情況剛剛好轉,趙桓似乎忘記了從前動亂的日子,又開始窮奢極欲。眼下大金高麗兩國入侵,蔡京這老東西居然舉薦趙構去河北掛帥。
蔡京和自己一樣,不過是臣子。如果沒有皇帝地點頭,任何事情都不能決定。所以,問題的根本在趙桓,甚至是太上皇趙的身上。趙桓年少,又剛即位不久,相信是趙在他背後操縱。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啊……”思前想後,王鈺頭一次覺得這般無助。
童素顏聽到王鈺這一句話。驚得花容失色,一把抓住王鈺手臂:“官人,慎言,慎言!”
王鈺骨子裡,沒有這個時代“男尊女卑”那種思想,所以他能夠容許耶律南仙跟他議論國事。甚至時常聽取她的意見。不過像耶律南仙這樣女人,畢竟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都說女人是頭髮長,見識短,這句雖然有些大男人主義,卻也不是沒有道理。見童素顏怕成這樣,王鈺安慰道:“好,我慎言,我小心,行了吧?”
“南仙小姐來了。”紅秀在旁邊輕聲說道。王鈺抬頭望去。耶律南仙站在書房門口,見王鈺兩夫妻在一起。一時遲疑,正要退回去。
“官人早些回來歇息。素顏先回房了。”童素顏大度的說道。在她心裡,早已將耶律南仙當成了自家人,她也知道,王鈺和耶律南仙,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