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起來。兩人上前,欲行大禮,王鈺叫住,對那人說道:“我看你有些面善,只是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你叫什麼名字?”
“太尉貴人多忘事,忘了小人不打緊,可不要忘了京城中對太尉朝思暮想的人才好。”那人看了耶律南仙一眼,話中有話的說道。王鈺又仔細看了他一番,突然起身,上前抓住那人手笑道:“哈哈,想起來了,走,去裡間說話。”
眾將拜辭,耶律南仙也自行回房,王鈺領了那人,到茶廳坐下,自有軍士奉上茶水。你道那人是誰?他正是童貫府上總管,跟王鈺也算是老相識的,只因他颳了鬍鬚,所以王鈺一時沒有認出來。
寒暄已畢,那人說道:“太尉,樞密相公此次派小人到鹹都,有一封書信在此,請太尉大人過目。”說完,從懷中取出書信呈上。
王鈺接過,拆開書信看了起來,越看那臉色越難看,看到最後,一把將書信拍在茶几上,怒容滿面。嘴裡不停的罵道:“這些孫子,就會扯老子後腿!操***!”
“太尉,朝中大臣,多數勸諫聖上,將這二十三座城池送於金人,以示大宋修好之誠意。相讓大人心裡要有數,以便早作準備。”童管家見王鈺發怒,小聲說道。
王鈺怒氣未消,真恨不得提兵殺回京城,把那蔡京等人,滿門抄斬。不過,這個想法,也只能在腦門處轉轉,絕計不能說出口來。
“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看法?老子這二十三座城來得容易啊?去年耶律大石率軍撤走,遼國門戶大開,我領著南府軍四處攻打,傷亡三千多人,才打下這點地盤。現在倒好,拱手送給金人!”王鈺此時算是能體會到古時候那些忠臣良將有多苦了。
“這倒也不是,我聽老爺說,參知政事尚同良尚大人在金殿上獨戰蔡京等人,只是聖上猶豫不決。”童管家回答道。
王鈺沉思半晌,對童管家說道:“你即刻回京城去,轉告相,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對了,我這有些東西,你替我一併捎回去。另外還有一封書信,你要親手交到你家小姐手上。”
童管家起身,打趣的說道:“小人還以為,太尉在這裡左擁右抱,早就忘了我家小姐呢。”
“這話可不能亂說,特別是在素顏面前。”王鈺也笑了起來。這麼久沒見到童素顏,還真有些想念,若不是當初趙要把出雲郡主許配給自己,只怕早就和素顏結為夫妻了,名正言順的帶在身邊,哪像現在這樣,相隔千里,終日思念。
送走了童管家,王鈺在茶廳裡走來走去,思量著對策。說起來,倒也怪不得朝中有些大臣力主與金人修好。自己是因為穿越過來,早就知道歷史如何發展,所以斷定金兵不久即將南下。而大臣們都被金國放出的政治煙霧所矇蔽,以為金兵滅遼,也傷了元氣,再加上又派遣便臣遊說大宋君臣,這才讓大宋上上下下都以為從此便與而治。
如果沒有記錯,金兵滅了大遼之後,也不知是第二年,還是第三年,就攻進了汴京,俘虜了微欽二帝,北宋滅亡。速度之快,歷史上絕無僅有。如果自己不來也就算了,既然來到了大宋,就絕對不會任由歷史這麼發展下去。若是北宋亡了,那自己這個太尉,也就一錢不值。
“在想什麼?”正當王鈺沉思之時,耶律南仙悄無聲息的來到了王鈺身邊。自從她跟了王鈺後,南府軍的決策,她雖不干涉,但也提出了許多意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王鈺。又特別是在軍隊的訓練方面。
“你看看這個。”王鈺將童貫書信遞給耶律南仙。
耶律南仙看完信,交還王鈺,鄙夷的笑道:“原來大宋的奸臣,並不比大遼少。”她雖然跟著王鈺,可在骨子裡,她仍舊認為自己是契丹人。在她眼裡,只有王鈺,沒有大宋。
“哎哎哎,說什麼玩意兒呢,你這話我可不愛聽啊。大宋怎麼了,那是我親愛的祖國,有道是子不嫌母醜,狗不棄家貧……”話至此處,見耶律南仙神情不悅,於是將後面的生生吞了回去。
“是是是,大宋是你的祖國,偏我是無家可歸的人,現在大遼被滅,我成了亡國奴,行了吧?”耶律南仙在王鈺身邊坐下,沒好氣的說道。王鈺知道自己失言,觸到了她的痛處,於是起身上前,小聲安慰道:“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你放心,現在你我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存在了,你要報亡國之仇,我要雪平州之恨,咱們應該同心協力才是。”所謂,平州之恨,就是南府軍在攻陷鹹都州後,派關勝領一支兵馬直撲平州關,在那裡與金兵打了一仗。王鈺剛才與童管家所說的三千死亡,有兩千在這一仗中損失了。金兵的剽悍,讓王鈺記憶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