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事還是我們去說吧。”童素顏到底能體察王鈺心思。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你們女人家,說話方便一些。我就先走了,朝裡還有事情。”王鈺說著就想離開。轉念一想,出雲懷孕的事情還是應該告訴她們倆一聲。
“對了,素顏,南仙。有件事忘了告訴你們。”
“哦,何事?”耶律南仙問道。
王鈺朝趙出雲地房間看了一眼:“出雲她,有身孕了。”
兩個女人的神情很有意思,先是一陣驚喜,面露笑容,突然同時神色黯淡下去。王鈺也沒多想,說完就走,趙廣一死,許多事情就得擺上檯面來了,還等著自己去處理。
可走到半路。王鈺突然明白過來她兩人的神情是怎麼回事了。在這個時代,又特別是自己這種家庭。母憑子貴,沒有生育的女人是抬不起頭來的。
“嗨,我怎麼忘了這點!”王鈺懊悔道,出雲固然應該安慰,可素顏和南仙的心裡只怕也不好受,自己粗心了,得找機會與她們談談。
禁宮向來不過問朝政的兩宮皇太后在這裡召見王鈺。不用說也猜得到,一定是為了攝政王位空缺一席的事情。趙廣生前已經挑明,舉薦趙為攝政王繼任人。兩宮太后也是這個意思,今天召自己來,恐怕就是要“徵求”自己的意見。
春暖閣內,兩宮太后坐於紗簾之後,畢竟男女有別,太后召見大臣,是不能面對面的。
“王鈺見過太后。”王鈺立於一丈之外,拱手說道。
“攝政王免禮,請坐吧。”朱太后是趙桓正室,雖然同為太后,但身份較之蔡太后要高。
王鈺謝過落坐,並不急於說話。紗簾內,兩個女人對視一眼,還是由朱太后先開口問道:“攝政王,太叔公攝政王病逝,善後事宜還請你多費心,我等畢竟是女流之輩,不便出面。”
“臣遵旨,攝政王地葬禮臣已經親自過問。一切都在準備之中,明天便可出殯。所有追諡,撫卹等事宜,臣已經安排妥當,請太后放心。”
“甚好,既如此,就有勞王爺了。”朱太后說完這句話,就不知道下面這件事情該如何開口。扭頭看了蔡太后一眼,面露難色。
蔡太后輕咳一聲,試探著問道:“靖王,兩王攝政,這是當初立下的制度。如今趙廣病逝,攝政王位空出一席,不知你可有安排?”
“攝政王的繼任,全憑天子詔命,如今天子年幼,自當由兩位太后定奪,似乎輪不到臣來管吧?”王鈺回答道。
簾後的蔡嘴角一撇,這時候你倒恪守起臣道來了,朝政把持在你手裡,你不點頭,趙他能上任麼?
“這個……趙廣生前,曾經提到過,舉薦福王趙繼任攝政王,不知靖王以為如何?”
王鈺立即反問道:“兩位太后以為如何?”
朱太后是個沒主見的婦道人家,聽王鈺過問沒了主意,看向蔡太后。蔡略一思索,模稜兩可的回答道:“攝政王位,事關重大。若非德才兼具之人不能勝任。那福王趙,素有賢名,博學多才。在朝野口碑甚佳,哀家的意思,似乎可行。今日召靖王來,就是商議此事,想聽聽你地看法。”
“福王繼任攝政王位,似乎可行,但臣擔心他威望不足,又醉心於詩詞丹青,怕是……”
王鈺還沒有把話說完,蔡太后已經搶道:“宗室之中。除福王之外,其他王爺好像更不合適吧?難不成撤消一席,改由靖王獨自攝政?”
王鈺豈會不明白是在向自己施壓?一陣沉吟之後,王“若是兩宮太后沒有異議,大可代天子下任命詔書。臣自當與福王同舟共濟,共同攝政。”
蔡太后大感意外,這麼容易就答應了?原本以為。在趙繼任攝政王的問題上,王鈺一定會全力阻攔,百般推脫,可沒有想到,剛召他來,話沒有說幾句。他就這麼爽快的點頭了。
大年三十,除夕。
中國人歷來重視傳統。過年更是傳統佳節地重中之重。大年三十這一天,是辭舊迎新,萬家團圓。而在宋朝,王鈺發現,國人對於這個節日,遠比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重視。早在臘月二十幾,汴京城就跟炸開了鍋似的,滿大街地小屁孩到處扔著炮仗。
王鈺在轎子裡面,看著街上喜氣洋洋。家家張燈結綵,他心裡高興。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說明他的執政還是有一定成績地,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統治就會穩定。北伐在即,國內穩定,壓倒一切啊。
“哎,今年過年好熱鬧啊,往年都跟今年沒法比。”王鈺笑道。
騎著高頭大馬跟在他轎子旁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