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2/4 頁)
一名部將拔出佩刀,大聲下令道:“凡超過五十步距離者,就地射殺!”
金兵的衝鋒開始了,百姓退無可退,緊緊向平川關靠攏。衝在最前面地一個金兵。挺著長槍,俯下身子。一槍挑起了一名婦人,只聽一聲慘叫,人群中爆發出震天的哭喊聲,立時大亂。
“弓弩!”種霸臉上的肌肉極不自然的抖動著。旁邊地士兵將一具上好弩箭的三發連弩交到了他手上。
“七十步,六十五步,六十步……”種霸暗暗目測著最前面那名金兵的距離。那傢伙似乎殺得性起,全然不顧越境的危險,手中的騎兵東西刺,中槍者紛紛倒上。可憐這些百姓,毫無還手之力。
“五十步!”種霸一聲大喝,扳機一扣,弩箭呼嘯著飛射出去。最前面那名金兵應聲而倒,整個身子向後傾去,連帶著戰馬也摔倒在地。金兵的衝鋒為之一頓,全都望向平川關上來,宋軍竟然敢先動手?
“後退!”金國將領發現了什麼,立即召回部下。果然,他們一後退,宋軍便不再放箭。
“將軍,宋軍好像有一個範圍,您看……”
“知道,看到那處土坡了嗎?那就是底線。”金將虛晃一鞭,指著土坡說道。說罷,抬頭向關上看去,那面迎風招展地“宋”字戰旗下,立著一員手持弓弩的戰將。
平川關和金兵之間地空地上,已經丟下幾十具屍首,以男丁居多。有那沒有斷氣的,正掙扎著往後爬,團團血泊看起來觸目驚心。想來百姓們有默契,成年男子站在最前面,將老弱婦孺護在身後。
看到這副場景,關上計程車卒們為之心痛。軍人以守土衛國為己任,可保護的物件,是自己國家的百姓,偏偏這些人……
“金國追殺我們,大宋不要我們,公道天理何在!”一聲悲呼!眾人定眼一看,先前向關上喊話的漢子抱著妻子的屍首,號啕大哭。
“將軍,放百姓入關吧!上峰責怪下來,我願與將軍共同承擔責任!”
種霸仍舊沒有表態,不是他冷血無情,官職兵權還是小事。去年以來,宋金邊境就已經施行出入管制,除非有通關文諜的使節,誰也不許出入。怕的就是混入對方地應,萬一出事,將對整個北伐大業構成威脅。
金軍停止了以衝鋒的方式進攻,退到了五十步以外,遙望關上。兩軍對峙,百姓的哭喊聲響徹雲霄。
“弓箭手準備!”金兵主將揚起馬鞭。既然不能進入五十步的範圍,那用弓箭射殺你總奈何不了我吧?
“關上的將軍們!同宗同祖,你們於心何忍吶!”
“我們也是漢人!迴歸自己的祖先故土,有何不可!”
“放我們入關吧。求你們了……”
種霸一咬牙關,憤聲喝道:“罷了!開關放行!出了事我來頂!”命令被迅速執行,當那兩扇厚重的關門轟然開啟時,百姓們哭聲更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真是至理名言。
近千百姓如潮水一般湧入平川關,越過關門,他們就回到了自己地故國。早在守候在關口的軍醫迅速上前救治傷者。
“傳令,將關下的屍首抬進來。既是漢人,埋也要埋在我大宋。”種霸雙眼通紅,殺機陡現。
奇怪地是,關外的金兵,眼看著百姓進城,卻沒有任何舉動。既不前進,也不後撤。
“將軍。已經進去了,咱們撤兵吧?”一名金將看著那群百姓入了平川關,對主將說道。
“急什麼?久聞大宋東北軍以剽悍著稱,我們剛從國內調防,還沒有見識過。”這名主將一直注意著關樓上那員戰將。據說平川關地守將有大宋第一勇士之稱,還是他們攝政王的什麼太保。最重要的是,他還是已故大宋東北軍統帥种師中的兒子。
“將軍。來時上面叮囑,達到目的即可,千萬不能節外生枝,以免挑起兩軍摩擦。”部下提醒道。
“我是真想看看這員虎將有沒有他老子那樣地魄力。傳我將令,向前逐步推進。”這名金將怕是喝高了,平川關有七千守軍,後面的鹹都還有精兵數萬。區區幾百人就敢犯境,豈非自尋死路?
“將軍不可!您是堂堂帝室之冑,萬一……”原來這金國小將。還是完顏皇室的族人,怪不得如此囂張。
“少廢話,執行軍令!”
數百金騎開始向前緩慢的推進,關上的宋軍看得一頭水霧,這是幹嘛?如果要進攻,就你這點人馬,不夠幾炮轟的,就是一輪弓弩齊射,也能全部放倒。如果不是進攻,這什麼意思?
突然。全體金兵將騎槍放下,作出刺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