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時走錯了路的國家帶回正途。從這一點上來說,宋人對他的歌功頌德,有些過於誇張。但幸好,王鈺沒有飄飄然。
“罷了,宋軍主將想把我主力部隊引出去,咱們就遂他的心願吧。傳令,兩側向南移動,主力跟進宋軍,保持在安全距離。”兀朮撥出一口氣,催動戰馬。在經歷了慘敗之後,這位金國名將,痛定思痛,變得內斂許多。
夜幕漸漸降臨,但兩軍之間還能看到對方的蹤影。打夜戰,在這個時代來說,是很考驗雙方主將的勇氣的。因為一旦兩軍混在一起,敵我難分,誰先撐不住,亂了陣腳,誰就將失敗。不過,兀朮並沒有打算要與宋軍打夜戰。
“開戰以後,一定要頂住,在恰當的時候撤退。注意不要深入,以免脫不開身。”兀朮提醒著身邊的將領。部將們應允之後,各回本軍,準備開戰。
而另一頭,董平見金軍主力已經脫離山區,雙方擺在了曠野之中。僅以目測來看,很難判斷對方有多少兵力,但至少可以看得出來,不會太懸殊。金軍兵力,大致應該在兩萬人以上。
“時機已到,騎兵對陣,先下手為強!傳令全軍,分路出擊,本官自領中軍進攻兀朮,兩翼阻擊,衝!”董平不願再等下去,一定要到天完全黑盡之前,沖垮兀朮的部隊。
六萬人的部隊,分三路衝鋒,那個陣勢只能駭人能形容。馬蹄踐踏大地,山崩地裂一般,如驚濤拍案,又如雷霆霹靂,氣吞山河。
宋軍一動,兀朮高舉砍刀:“女真勇士們,衛國之戰,成敗在此一舉!本王軍令一下,立即撤退,戀戰者,斬!”說罷,身先士卒,衝向正面之敵。
第三桶 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8…1…6 23:02:23 本章字數:5772
“他們往北打?”林沖在南府軍的議事大帳裡聽到這候,很是吃驚。
“回大將軍,小人在上京城北五十里以外追到西北軍。當時並未有戰鬥發生,西北軍停在原地,董大人在聽小人傳達大將軍的詢問以後,表示明天一早就南下接防。”信使如實回答道。
林沖霍然起身,他是一個老兵了,很早就投身行伍,從一個小兵作到今天擁兵十萬的大將軍,對這種事情十分敏捷。因為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件,董平在違抗王上的軍令。手諭中明明白白的寫著,馬上南下接防,不許孤軍深入,不許往北推進。董平身為一方面的統帥,居然明知故犯。
“亂彈琴!他第一天當兵?朝廷的部署他也敢攪亂。你沒問他當時在幹什麼嗎?”林沖有些生氣,聲音不自覺的就吼了起來。
信使很冤枉,他一個小兵,連軍官都不是,怎麼可能敢去問董平在幹什麼。見大將軍發怒,又不敢言語,只得默默的低下頭去。林沖一見,揮了揮手:“去吧。”
這個董平,也是投軍數十年的老將了,怎麼還犯這種錯誤?王上的手諭上寫得明明白白,馬上南下,不得往北推進,他怎麼偏偏不聽?是什麼原因誘使他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大將軍,若是沒有王上的這道手諭,董大人這個舉動就是正常的。可手諭已到,他這樣做,似乎有違抗軍令之嫌吶。”急先鋒索超這時插話道。
“什麼似乎?本來就是,他在梁山的時候就自命不凡。王上信任他,把整個西夏交到他手裡,這下倒好,養出脾氣來了。”林沖不滿的說道。這裡要翻翻董平的老帳。這位將軍,當初號稱“風流雙槍將”,落草之前在軍中供職。後來梁山人馬招降了他。可這位風流將軍,喜歡上上司地女人,落草之前。帶人把這女子搶了過來,估計那一家人也讓他殺得乾乾淨淨。因為這件事情,他在梁山的口碑一直不好。
所謂“盜亦有道”,你說你被逼無奈,落草為寇,反對朝廷,這或許還說得過去。可這濫殺無辜,奪人之美。似乎就有些不厚道了。
“大將軍,不如卑職帶一隊人馬去催促董大人南下如何?”秦明是個直性子,想到什麼說什麼。他也不想想,南府軍與西北軍是獨立的機構,互不隸屬。你南府軍憑什麼去管人家?
“這不合適吧?兩軍之間,互不統屬。如果這樣作,會引人非議。你知道我們帶兵的,最忌諱被人說什麼。”索超當即表示反對。
帶兵地人。當然最忌諱人家說他擁兵自重,懷有二心。林沖當然也知道這層意思,但北伐大計,事關國家民族的復興,朝廷籌備多時,如果因一人之故,而使得北伐出現什麼變故,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西北軍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