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1/4 頁)
“出雲啊。”王鈺聲音很輕,少有地這般溫馨。
“嗯?”趙出雲似乎還沉浸在自己的思潮之中。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對不起你。不應該把你牽扯進來,作我的女人,比別人要苦,委屈你了。”
趙出雲對王鈺地真情流露,好像有些訝異,一愣之後,面帶疑色的笑道:“不會吧,這還是王鈺麼?”
這句話卻說到了王鈺心痛之處。沒有人願意冷血無情,沒有人願意殺人,可問題是,你不殺人,人就殺你。他剛到這個時代來的時候。首先要解決地就是生存問題,他要活下來。可那些人不願意讓他活。他不得不反抗。
後來,他發跡了,許多人跟著他。他不但要顧自己,還要顧他的追隨者。再後來,他掌權了,他的行為不光關係到個人地榮辱,還影響著天下人的興亡,他能怎麼樣?當一個謙謙君子麼?用“仁義道德”去感化別人麼?
頗為落寞的長嘆一聲,他苦笑著說道:“人非草木,敦能無情?”他當初不過是個一千年以後,無足輕重的毛頭小子,他從來也沒有想到過,會回到宋代,會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當初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夥子,已經完全變了。
他指揮著百萬雄師攻城掠地,統領著文武百官治理國家,為了打垮敵人,他用盡了一切方法,不擇手段。死在他手裡的人,何止千萬?都說時勢造英雄,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王鈺就被環境所改變了。
他還能表露出人性中脆弱,甚至說善良地一面,恐怕就只有當著自己心愛女人的面時,才能夠做到。
在見完顏亮的時候,他甚至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是很羨慕這個前皇帝。因為從現在起,他沒有責任了,不必再背那麼沉重的包袱了。不必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生怕走錯一步路。這個時候,他開始明白,史書上說,三國時蜀漢皇帝劉阿斗為什麼說那句“此間樂,不思蜀”。
很明顯,趙出雲根本不能體會到她眼前這個男人此時地無奈,只是見他神色異常,問了一句:“你沒事吧?”
“沒事,我能有什麼事?我是誰?大宋相父攝政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哈哈!”王鈺笑得很大聲。趙出雲只能莫名其妙的看著他。
大宋綏靖四年,中央朝廷對如何處置原金國皇帝以及大臣貴族,取得了一致意見,為了北方能夠儘快安定,也為了更好地處理民族關係,厚待以完顏亮為代表的女真貴族。冊封完顏亮為崇義公,永居京城,享受國公爵位的一切待遇。並追封戰死沙場地兀朮為勇武公,其弟完顏宗封為郡公。
所有原金國王公大臣,盡皆封賞,並賜予田宅,使其錦衣玉食,無後顧之憂。冊封詔命下達之後,金廢帝完顏檀代表女真人上奏謝恩,自稱為臣,表示效忠大宋天子。其他各王公大臣,依次上奏,只有完顏亮拒不謝恩。王鈺也並未怪罪,仍時常宴請完顏亮,與其共論天下大事。
十一月初,北伐各出徵部隊陸續回國,上奏陳述出征事宜。王鈺大加封賞,犒勞三軍。林沖,呼延灼,蕭充三人,晉爵國公,其部下也各有封賞,岳飛更是被王鈺親自點名,封為開國縣公,獨掌一軍。
至此,大宋北伐,歷時數月,以勝利告終,威風一時的大金帝國,正式宣告滅亡,除蒙古所控制的草原地區外,金國全部領土併入大宋版圖。一時之間,四海臣服,萬邦來朝,就連久不通中原的日本國,也適時的派出使節,登陸中原,向大宋皇帝上表祝賀。
與大宋保持密切貿易關係的吉蘭丹國王更搭乘大宋海商船隻,親自到大宋,受到王鈺接見和款待,並贈予豐厚的禮物。
剛剛與大宋兵戎相見,被川軍打得一敗塗地的吐蕃一部。因懼怕大宋對其施加軍事懲罰,主動遣使入宋,上表謝罪,乞為附庸。王鈺嚴辭訓斥吐蕃襲擾雲南。但仍舊給予了吐蕃特使以相當。
海內外諸多國家,借大宋滅金之機。與大宋發展關係。而這些國家。普遍認為王鈺是大宋地領袖,而不知大宋天子姓趙。
從內政,外交各個方面看。王鈺若要稱帝。時機已經成熟。
中書省,政事堂。
金國方滅,善後事宜千頭萬緒。可忙壞了大宋最高權力機構地各位大人們。政事堂內,大臣們進進出出,一片繁忙。
王鈺坐於公案之前,不停地批閱奏章。一杯清茶放在他面前足足個半時辰,卻沒有來得及喝上一口。
長長的撥出一口氣,他放下手裡剛剛批好的一道摺子,伸了個懶腰。
“列位臣工,你們費心。本王要出去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