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2/4 頁)
眼,拉著皇帝徑直走上堂去,高坐於上首。趙允同一個孩子,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一直低著頭不敢看王鈺。
“陛下,臣有事要與太后商議,請陛下移駕至後院。”王鈺說著,上前伸手想牽皇帝。
蔡太后卻緊緊拉住,瞪著王鈺問道:“你想幹什麼?”
王鈺的手仍舊沒有停住,接過皇帝道:“臣只是不想驚嚇到陛下,他只是個孩子。”其實王鈺這句話已經犯禁了,誰敢說皇帝是個孩子?而且還是當著面。可王鈺並沒有別的意思,在他眼裡,趙允同就是一個孩子,一個他看著長大地孩子。
“去請三夫人來。”王鈺吩咐道。趙出雲是趙家的人,按輩分還是皇帝的長輩,由她照顧自然最適合。
牽著皇帝來到大廳後側,王鈺心中一時感慨,扭頭一看,趙允同正看著他,似乎今天不認識相父一般。
蹲下身去,王鈺伸手摸了摸趙允同的臉。剛才幾位大臣還在的時候,有人說對趙家,不能心慈手軟,務必斬盡殺絕。可這麼一個孩子,他能有什麼罪過?
“陛下,臣是看著你長這麼大的。臣希望陛下一生都平平安安,只要臣在一天,臣就會保護陛下一天。”
皇帝不明白相父說的是什麼意思,聽完之後,大概是看到王鈺一臉慈祥的模樣,眼眶一紅,嘴巴一撇,掉下淚來。
這時,趙出雲抱著王戰匆匆而來,老遠望見王鈺與皇帝在一起,心中錯愕。她是趙家地郡主,王鈺的侍妾,見了皇帝自然是要下跪行禮的。
可王鈺制止於她,指著王戰說道:“陛下,這是臣的兒子,讓他陪你玩好嗎?”小孩見小孩,自然是倍感親切,趙允同一時忘記了剛才的事情,上前抱著王戰,親暱地捧著他的小胖臉,還轉頭問道:“他叫什麼名字呢?”
王鈺突然嘆了口氣,揮揮手對趙出雲說道:“帶到後院去,我有話要跟太后說。”趙出雲心中一震,預感到了將要發生地事情。
“王上,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答應過……”
“我說過的話,一定信守承諾。”王鈺鄭重的回答道。
望著趙允同蹦蹦跳跳地身影漸漸消失之後,王鈺的神情又恢復了平常,轉身來到堂前,還沒有站穩,蔡太后又向他發問道:“靖王,你還沒有回答本宮的問題。”
王鈺沒有回答她,而是出其不意的問道:“太后,據臣所知,您的祖籍在興化仙遊(今福建)?”蔡太后一愣,想不通王鈺為何突然問這樣一個問題。
“你什麼意思?”
“不知道太后想過回故鄉沒有?”王鈺抬起頭,直視著她。
第三桶 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8…3…17 16:56:24 本章字數:5687
叔父攝政王被軟禁,聖母皇太后被禁止出宮,當天下平盛世時,汴京皇城裡,正悄然的進行著一場權力更替的行動。
九月末,王鈺向天下宣佈,遷都幽州,施行五京制,將幽州改名為北京。另法定東,西,南,中四京。訊息一經傳出,天下震動。開封府尹,京師衛指揮使立即上奏表示擁護,幽雲最高軍事長官蕭充隨後也上奏附議。
王鈺一面命幽雲方面,在原遼國宮殿基礎上重新營造新的皇都,一面命汴京方面準備遷都。這一切,都由他個人主持,完全繞過皇室趙家。
吳用等王鈺親信大臣,已經議定新的國號,年號,皇后,太子人選,供王鈺最後裁決。一旦王上稱帝,則改年號為興武,立太師童貫之女童素顏為皇后,長子王戰為皇太子。惟獨在國號上,眾臣大臣拿不定主意。
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自古以來,定國號不外乎幾個條件。
第一,開國皇帝從前的封號。比如曹操,他生前最後的封號是魏王,後來曹繼承了爵位,稱帝以後國號便是“魏”。又比如李淵,他生前最後的封號是唐王,後來稱帝以後,便定國號為“唐”。
第二,開國皇帝起事的地方。比如周朝,因為周武王的祖先活動在周原一帶,所以後來國號便稱為“周”。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因為擔任過宋州節度使,所以稱帝后國號為“宋”。
第三,根本開國皇帝的姓氏。春秋末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於是建立起來以三家姓氏為國號的國家。
如果按照這幾個原則,王鈺的封號是靖王。可以定國號為“靖”或“晉”。他發跡的地方幽雲十六州,太原,真定一帶。這裡古時候是燕國地地盤。又是唐朝李氏起兵立國之地,可以定國號為“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