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第3/4 頁)
容易發現,心裡也不會太過驚慌,但是,每一次,都一模一樣,效果就不一樣了,這些騎兵,每次都是兩百人,都是全副武裝,看起來毫無二致,不管被殺散多少刺,被殺死多少人,很快又會陰魂不散的出現在義軍的身後,就像,那些被殺死的敵兵,又活過來一樣。
雖然,事情不是這樣的,但是,久而久之,卻能給人造成這樣的錯覺。
一個敵人,你殺了他,過了一會,他又出現了,雖然換了人,但是,看起來跟剛才的一模一樣,換做是誰,心裡也會害怕。
這種潛意識的錯覺,一次兩次,自然影響不大,可不到一天的功夫,這樣的襲擾足足出現了二十多次,就算義軍再不怕死,心裡,也得犯嘀咕。
而且,這僅僅是一個方面,高順等人,根本不知道敵兵具體有多少人,這才是最可怕的。
每次都是兩百人,看起來一點也不多,壓根不值一提,可是,一次又一次,不管被殺退多少次,下一次出現,一定又是整裝滿員的兩百人,就算高順見慣了大風大浪,也摸不透敵兵究竟要做什麼。
到了夜間,高順不敢大意,馬上下令紮營暫停行軍,可是,敵兵依舊又出現了,高順親自領兵將對方殺退,足足擊殺了上百名敵兵,可是,剛剛回到營中,兩百名敵兵,又出現了。
這一次,不僅高順心裡變得有了幾分慌亂,身邊的兵將,心裡也都無法平靜了,眾人甚至臉睡覺,都閉不上眼睛,只要一閉眼,腦海中就會冒出那幽靈般的敵兵的影子。(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一章,料事如神的臥龍
一波被殺退,馬上又冒出來一波,往來反覆,無止無休,白天無法正常行軍,夜間義軍也不堪襲擾,得不到充分的修整,時日一長,雖然義軍沒有太大的損傷,僅僅付出了千餘人的傷亡,但是,義軍計程車氣,如退潮的潮水一樣,每一次敵兵的出現,眾人心中就會變得驚懼幾分,一次又一次,不僅得不到休息,搞得人身心俱疲,也讓人心情無比的低落和恐慌。
就像鬧了瘟疫一樣,恐慌的氣氛不住的在軍中蔓延,雖然高順軍紀嚴嚴明,雖然高勘和陳真也都是難得的驍將,但是,依舊無法讓義軍的形勢有絲毫的改觀。
高順急於向長安進兵,就算受到多番襲擾,他依舊不敢停止進兵,而諸葛亮就摸透了這一點。
至於敵兵究竟有多少人,其實,數量並不多,僅僅幾千人,這些僅僅是負責襲擾的先頭部隊,不斷被殺退多少次,不管付出多大的傷亡,很快,他們就再次整裝齊備,做到這一點,並不難,而且,諸葛亮在高順行軍的路線上,足足把隊伍分成了十幾支,每一隊,都是兩百人,一旦被殺散,馬上跟別的隊伍再次合攏到一起,不多不少,再次出現的時候,一定還是人員齊整的兩百人。
高順既不能停止不前,對於屢次出現的敵兵又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有一次,高順讓陳真和高勘領兵包夾,徹底消滅了一支兩百人的敵兵,可是,境況依舊沒有改觀,很快,敵兵又出現了,而且,依舊是兩百人。
一天,兩天,一次,兩次,每天都是這樣,每次都是如此,換做是誰,也得被瘋。
義軍得不到修整,心中越發驚恐,而噩運,卻始終揮之不去,諸葛亮並不急於發動大軍圍攻,而是,要徹底的把高順的隊伍給‘拖垮’
高順不堪其擾,無有良策,那麼陳削呢?他就沒有任何的舉動嗎?
當然不會,別忘了,函谷關城外就是劉循的兵馬,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光憑劉循一個人,就值得陳削出兵,畢竟,擒賊擒王的道理誰都明白,劉循是蜀漢的皇帝,這是一條如假包換的大魚,就算明知道應該死守函谷關,可是,陳削還是忍不住想要出兵偷襲,最好能幹掉劉循。
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站在函谷關的城樓上,極目遠望,就能看到劉循的大旗,就算一開始,陳削心裡很冷靜,可是,時間長了,他也禁不住這份誘惑。
結果,剛一出兵,陳削在半路就遭到了蜀兵的伏擊。
甚至陳削還沒有衝到劉循的營中,更別說見到劉循的影子了。
一左一右,殺出兩隊騎兵,各有五千人,清一色,都是身穿黑色玄甲的騎兵,敵兵身後,則閃出了馬謖的身影。
“陳削,我家丞相早已料到你會出兵,哈哈哈…只可惜,你根本就看不透,此乃我家丞相的誘兵之計。”
站在一處土坡上,馬謖神情灑脫,洋洋自得,一擺手“殺,不要走了陳削!”
“可惡,諸葛亮,想不到,他竟然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