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到了黃巾賊寇大亂,於是又有兩個人被提了起來,一個就是公孫瓚,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大英雄劉備。曹操首先對劉備讚不絕口,認為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可是幽州刺史丁原,卻打斷了他的話說道:“諸位只怕還忘了一個人吧,我倒是想起來了,黃巾賊還成就了一個人物就是董卓。”
董卓,厲害的董卓。不要小看他。至少我認為他很不簡單。就憑他西涼兵中的謀臣武將他就註定不會再這個時代裡安分下去。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還有李儒。
宴會結束了,所有人都各自回家,可是我的心卻悸動起來,八年了,我已經八歲了,距離天下大亂越來越近了。果然,過了這個冬天,剛剛雨雪初容,就傳來了驚人的訊息,皇帝駕崩了,儘管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了他死後的諡號靈帝漢靈帝。可是仍不由自主的隨著大家的震驚而震驚。
大亂即將開始,我的年紀太小了,根本不可能阻止什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事情一件一件的發生。
十常侍,是到了該清算的時候了,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死有餘辜。
不過這幾個嘴上無毛,半男不女的傢伙,的確是有一手,只是折損了一個蹙碩就安然過關了。真***把我氣死。這幾天少爺也不背書了。只等著看他們怎麼死。不過我也隱隱的有些擔心,董卓要進城了。
又過了兩個月,何太后命何進毒死了董太后,然後逼迫驃騎將軍董重自盡。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曹操一大清早的就跑來砸門,門房的袁四,拉開門,看到是他,急忙拱手說:“原來是校尉大人,這麼早不知道有什麼要事。”曹操一腦門子官司,只淡淡的說了一句:“通報袁校尉,就說曹操來訪。有要事相商。”
袁四看他表情凝重,又知道他和父親的交情不淺,當然不敢怠慢,慌忙的跑進內院,在窗外通報說:“少爺,典軍校尉曹操來訪,說有大事要和您商量。”
父親慌忙從我和母親身邊坐起來,披上衣服,走出門去,我的心砰砰直跳,知道是何進這個千古第一笨蛋,要倒黴了。
不對,餿主意似乎是老爹出的。
算了既然是他出的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反正何進死不足惜,我也懶得理他,不過引董卓進洛陽,似乎大可不必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曹操和父親的爭吵聲,清楚地傳入我和母親的耳內。
曹操憤怒的指責父親說:“本來天下並不亂,只是愚蠢的人把他給攪亂了,汝豎子不足與謀。”老爹也急了,大聲拍著桌子說:“你這是什麼意思,我袁家可是你撒野的地方。”曹操冷笑著說:“區區的幾個宦官,只需要你我帶上禁衛軍百名,就可全部誅殺,何苦讓大將軍下詔,招董卓引外兵入京,董卓的為人我素來知道,此人野心極大,我只怕你請神容易送神難呢。”
老爹也冷笑著說:“我看是孟德你多慮了吧。”曹操連連冷笑,指著父親說:“好好,我敢斷言,亂天下著,必是何進和你袁紹二人。不信我們拭目以待。”兩人本來是兒時的玩伴,相濡以沫的知己,可是我知道,從今日這一戰開始,兩人會反目成仇,勢如水火。
我沒有辦法,只能嘆息,我還需要在長大一點。必需長大,哪怕有十歲也好。
曹操的腳步,還沒有衝出門,就被一串腳步聲迎了回來。我已經由僕人服侍著穿上了衣服和鞋子,迅速的跑到前廳,從門縫向內看,這幾位是家裡的常客。吳匡、鄭泰、何進之弟何苗還有一個叫荀攸的書生。還有騎都尉鮑信。
這幾個人平素都是老爹的好友,經常湊在一起縱論國家大事。那個叫荀攸的書生,平素不愛說話,但只要開口往往就可以駁倒四座、獨佔鰲頭,從曹操的眼神裡可以看的出來他很喜歡這個人。
老爹,不是我說你,你的胸懷和曹操比起來,的確是差了一點。
何苗首先開口,擔心的說:“太后下詔,傳家兄夜晚入宮見駕。”我總覺得心神不安,恐怕是十常侍的陰謀。“
這一次父親倒是和曹操不謀而合,兩人幾乎同時站起來說:“不能去,這一定是十常侍知道了大將軍要招外兵入京誅殺比類,所以想要先下手為強。謀害將軍。”
荀攸不開口。
曹操看了看他。嘴唇動了動,但還是忍住了。
吳匡眼中射出冷電,沉聲說:“我們不如給他來個先下手為強,立即發兵,斬殺這群狗賊。
曹操擺手說:“不可以,沒有天子明詔這種舉動就是逼宮。不如勸大將軍不要出門。”何苗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這隻怕是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