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4 頁)
間。麥城一戰損失五萬。連續兩日的攻城戰,又損失兩萬。守在葫蘆口和華容道的還有將近五千。城內的兵力最多還有四五萬。而且還有不少的傷殘。這種兵力困守孤城,沒可能取勝。
裴豹慌張的來見賈詡:“先生,有密報。江陵城的特工發現劉備把三萬士兵,調到長江邊上,那裡有為數不少的戰船,不知道是何用意?要不要通報大王。”
賈詡五根手指,在矮几上彈了幾下,直立起來:“劉備要棄城了隨我去見大王。”
賈詡進帳,見我正在沉思忙道:“大王,劉備將敗也。”
“何以見得?”我猛然抬起頭。
裴豹把方才的情報稟報一番。
我訝然道:“如此說來,江陵城內的守軍不過兩萬。明日一戰,當可高奏凱歌。”
賈詡道:“諸葛亮這幾日殊死抵抗,是料定我軍無糧,盼望我軍譁變。只要我軍把從水路運糧的訊息散佈出去。諸葛亮不但會撤去葫蘆谷和華容道的大軍,而且,還會棄城而走。”
我發狠道:“不要等他棄城而逃,這人太過狡猾,寡人要趕盡殺絕。明日一戰,不死不休。”
249。第二百四十九章回師
“千萬不要,大王三思。大王可知道劉備為何佈列水軍於江邊,還緊鑼密鼓的製造戰船?”
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劉備是要攻打江東。”賈詡道:“這是顯而易見的。看來諸葛亮有圖謀六郡八十一州縣的意思。”
“那我們是否乘亂插上一腳?”我陰笑著說。
“袁兵在,孫、劉、曹絕不會開戰,袁兵一旦撤走,江南立即颳起漫天腥風血雨。我軍得到江陵之後,立即撤走,才是上策。”賈詡笑道:“孫權受窘,定會將皖城、竟陵、居巢一股腦的還給大王。甚至會在名義上投降,送子入朝為質,以便得到外援。到那時,大王出兵,為時未晚。”
“果然妙計。不過,先生,甘寧、奉孝與司馬懿決戰於猇亭勝負未分,該怎麼辦?”
賈詡道:“奉孝這些日子按兵不動,是要等劉備先敗。而後破司馬懿。他可能是猜到了,劉備有圖謀江東的意思。而司馬懿正在等著劉備先動手呢。夷陵、西陵,陷於荊州夾縫之中,根本無法保守,以司馬懿見識,不會不懂。他會主動放棄夷陵,順江而下。”
我想了想道:“明日開始休整。讓諸葛亮有時間準備準備。讓細作把我軍水路運糧的訊息散佈出去。亂其心性。七日之後,大軍重新集結。擺出全力攻城的架勢。看劉備走是不走。”
六天之後,江陵城已成人去樓空。諸葛亮帶著劉備順流而下,至漢陽下寨。與東吳水軍相隔不到八十里。一切都在郭嘉的預料之中。主力大軍佔領江陵的第四天,郭嘉全軍撤回秭歸。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我始料未及,驚叫失聲的大事——曹操死了,患病吐血而死。臨死的時候,留下遺詔,讓司馬懿、程昱、華歆總督三軍。緊接著曹彰在父親靈前痛哭的時候哭死了。也是鮮血狂噴,心臟衰竭。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懷疑。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二月初一,曹操、曹彰父子先後病逝,曹丕自封為魏王,設祭壇於夷道,陳兵列陣,鄭重其事,群臣陪位,程昱讀罷就王位表章,曹丕拜受魏王印綬【又是私刻的公章,工商局也不管管】,加冕王冠。拜程昱為魏國丞相,華歆為司徒,司馬懿為大將軍,荊州都督,總督曹軍兵馬,上下諸將全部要受其節制。
登位之後,司馬懿立即上書,奏請魏王撤離猇亭,進駐長江水路烏林。曹丕還沒來得及想清楚,司馬懿就站出來宣佈:“魏王已經同意撤兵。程司徒,你可以去傳旨了。”程昱連連欠身,轉身出去。兩人一唱一和,把曹丕當成透明的瓷瓶。司馬懿跟著下旨,讓大兒子司馬師統領王府禁軍,負責‘保護’魏王的安全。曹丕心裡叫苦,這個魏王是怎麼當上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父親和黃鬚小弟死了之後,曹丕就感覺到了身邊的微妙變化。用慣了的親兵和丫鬟、奴僕、小廝,全部都換成了新面孔。曹家的將領都換成了姓司馬的。所有的軍國大事,司馬懿也不和他商量了,自己說辦就辦。這幾天連人身自由也沒有了。每當他要出門的時候,生面孔的親兵就會恭敬地說:“司馬大將軍已經吩咐過了,公子沒有緊要的事情,還是不要出門,謹防刺客和反賊。”
曹丕一開始還稀裡糊塗,大聲喊:“我要見曹遵、曹純、夏侯敦。你們閃開。”親兵居然很不耐煩的說:“夏侯敦、曹遵被司馬大將軍派去江邊督造戰船。曹純和夏侯尚在西陵。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