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田豐帥軍五萬進駐許昌。
這次,漢獻帝排了一百多里路的鑾駕出來迎接。陳琳、審榮、昌豨、孫觀等人當然要驅使大軍‘保護’皇帝和諸位大人的安全了。
這個時候,我還不能篡位,還有一些隱患沒有拔除。
首先是殺司馬懿,為孫尚香和曹節報仇。順便和孫尚香完婚。
九月,有人檢舉太傅黃琬謀反,誅九族。以劉曄為太傅。
一番封賞過後,大軍沉寂一年,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月,益州大都督高覽、大司馬張郃、平南大將軍龐統,帥十萬大軍平定牂牁附近的南中少數民族集聚地,五溪、八番、九十三甸。
蠻王孟獲、蠻將董荼那、朵思、祝融夫人逃過瀘水,回到雲南。
三人帥軍緊追,歷經千辛萬苦,千難萬險,兩個月跋涉,三月份,三路大軍會師於預定的集結地瀘水以南的滇池縣。
當時的雲南交通不發達,屬於蠻荒。氣候炎熱,森林、河谷、沼澤一到夏季,煙瘴叢生,毒霧橫行。部隊行軍,要作戰,要運糧,士兵揹著武器旗幟,就算沒有瘴氣,也會中暑,到了夏季,荒山禿嶺,像火山一樣暴熱,河谷泥濘地帶,地上冒起水泡泡,漫天的毒霧瘴氣直上雲霄,軍士涉水猶如在滾燙中行走。
幸虧這些情況我是清楚地,所以,特地選擇在十月份冬季來臨的時候進兵,如果龐統翌年三月能回,應該可以全勝。
建安十八年一月中原正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冷風如刀的時候。南中卻已經有些溫暖如春了。
龐統統領三路大軍過西昌,下令出瀘津關,渡過瀘水。此時孟獲正在銀坑山之南,西洱湖畔一代組織大軍抗敵。
龐統設計生擒孟獲、祝融。他可沒有像諸葛亮一樣七擒七縱,當時就給殺了。立董荼那為南王。董荼那感謝龐統的知遇之恩,表示願意歸降,效忠。經過這番征戰,蠻人損失人口十幾萬,相信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恢復元氣了。
公元213年四月,遼東大都督趙雲帥軍二十萬出幽州代郡三百里,直搗鮮卑王庭,滅亡鮮卑族禿髮部落、乞完部落。生擒兩部單于‘軻比能’、‘步度根’斬首示眾。俘獲牲畜、人口數十萬。趙雲任命易京令韓衍為鮮卑都護,在代郡外圍建築‘震胡城’‘沙漠城’駐兵五萬,互為犄角統御此地。
六月趙雲再次出兵遼東,至二百里外的玄菟郡。一舉消滅公孫淵餘孽秦旦、張群、杜德、黃疆。
兵鋒推進到‘百濟王國’的‘樂浪郡’一代。
八月雍涼大都督郭嘉,大將張繡、文丑帥軍二十萬出長安攻打匈奴殘餘勢力盤踞的河套地帶,攻陷朔方郡,將匈奴三十萬人口趕出河套。並且渡過黃河,挺進到陰山山脈奪取九原、雲中二郡。生擒匈奴單于呼廚全。曾經強大而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滅亡。
214年、建安19年三月,郭嘉、郭援、趙雲、于禁、李典、甘寧三路分兵出幽州代郡、河套雲中、幷州雁門關深入鮮卑境內八百里,擊潰鮮卑拓跋部落、宇文部落,斬殺異族將士五萬餘人,俘獲鮮卑王宮貴胄慕三百餘人,王子拓跋珪、拓跋觚、拓跋璉,全部帶回洛陽斬首。
建安二十年郭嘉、太史慈、甘寧、于禁、張繡、藏霸、楊阜再次出隴西沿著狄道一線向前推進,越過胭脂山一千里,攻打鮮卑強大的段部落,斬首單于吉納以下八萬人。
鮮卑最為強大的慕容部落,心生畏懼主動後撤,想憑藉沙漠瀚海阻擋中國遠征軍。我沒打算放過他們,斬草必須除根,決不能發生五胡亂華的事情。同年八月我留郭嘉守洛陽,親自帥賈詡、趙雲、甘寧、太史慈、張繡、藏霸、文丑、胡車兒出代郡,在沙漠邊緣的‘寅顏山’,破敵十萬。拓跋部落可汗慕容光率眾十萬逃奔漠北。當時甘寧、賈詡等人都覺得應該暫時撤軍。趙雲力排眾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時撤軍鮮卑人很可能會捲土重來。中國還會像漢武帝時期一樣,被草原鐵騎拖垮,陷入疲於奔命的泥沼中。
在進行了三個月的準備之後,大軍繼續向沙漠深處挺進,二十萬大軍抵擋不住沙漠酷熱、渴死餓死近半。終於在一千公里外的綠洲遭遇慕容光主力,經過一番血戰,殺敵七萬餘人,我軍損失也將近五萬。慕容光帥軍潰退。我率兵追擊,一直到狼居胥山。我的運氣比霍去病要好的多了。就在狼居胥山附近,再次遭遇了鮮卑的主力兵團。慕容光很不聰明,在士氣低落的情形下,指揮騎兵,和我軍硬拼,結果戰敗。率領數千兵馬逃往沙漠。在五十里外被甘寧一箭射死。
鮮卑、烏桓、匈奴盡皆沒落。可是我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