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3/4 頁)
出來道:“吳王下旨,讓周瑜繳械投降。”
張昭道:“臣願意親自渡河前往會稽,把吳王旨意送達周郎。”
“子布先生願意去,真是再好不過了。”周瑜是個犟驢投不投降的還很難說。需要張昭去遊說一下。
張昭拿了孫登的降書出門。魯肅又說:“周瑜手中還有會稽、餘姚、山陰三縣。諸葛亮已經佔有溫州、臨海、東陽。不如讓賈文和先進駐會稽。令荀文若威脅東陽;沮授攻臨海,龐世元的主力大軍攻溫州。在派一員大將堵住通往交州的官道。如此一來。劉備、諸葛亮必然分兵拒之。我軍可逐個擊破。”
勝利就在於實力雄厚。人多勢眾!
趙雲道:“事不宜遲,大王要快點過江,一鼓作氣大破劉備。統一天下。”
快不了,事情太多了。封賞的事情可以押後,可安定民心、打掃戰場卻是耽誤之極。至少也要七八天。
沒想到,第六天的時候,會稽傳來噩耗。猶如晴天霹靂,擊中我的頭頂。
荀彧中了諸葛亮的誘敵之計,中箭身亡了!
原來張昭接到了命令,日夜兼程渡江趕到會稽。向周瑜宣佈孫匡自盡,孫登即位,向袁熙投降的決定。周瑜痛哭不止:“會稽城內尚有精兵五六萬,吳郡也有七八萬。我這裡擊敗諸葛亮,立即揮師渡江,未必不能反敗為勝。怎麼就投降了呢?”
張昭向周瑜說明了孫權的死因。周瑜暴跳如雷:“孫匡、司馬懿誤國。孫匡、司馬懿誤國呀。吳王——吳王——”張昭道:“將軍且息怒,眼下這種形勢。晉王肯保留吳王的爵位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我們不應該在奢求什麼。還是順應天意民心投降吧。”
周瑜怒道:“我要是投降了,死後沒面目見孫伯符。”張昭急道:“不降袁,難道你要降劉備。”
周瑜不屑道:“織蓆販履的小兒,也配讓我投降。”張昭道:“那你想要怎樣?”周瑜沉吟了一下,突然嘆息道:“罷了,罷了。我投降袁熙就是了,子布你去通知賈詡進城受降吧。”張昭非常高興,以為自己完成了差事,趕忙出城去通知賈詡。
周瑜看著他的背影只是冷笑。對手下親兵道:“召集眾將過來議事。我軍就要反敗為勝了。少卿眾將來到。
周瑜道:“我等受孫氏大恩,肝腦塗地也要報答。如今東吳三分之二已經落入袁賊手中。只有會稽還在。我想設計大破劉、袁兩路兵馬,不知道諸位肯不肯相助。”眾將一起大喊:“願意與會稽共存亡。”
267。第二百六十七章復仇
大將蔣怡問道:“將軍想到了什麼計策?”
周瑜道:“我看袁兵三路人馬,賈詡軍最強,子布出城去告訴賈詡就說,我要投降,讓賈詡帥軍入城。卻把此訊息,密報給諸葛亮,讓諸葛亮去攻打荀彧。我軍在東陽城外佈置一路人馬。看到諸葛亮出發,立即攻城,我等就在城內斬殺賈詡。攻下城池之後,以得勝之兵,攻兩路敗兵,必然大獲全勝。破了這兩路人馬,獲得降兵馬匹,少說也有十幾萬,我就有實力渡過浙江和袁熙決一死戰。恢復吳王。”
蔣怡等人都覺得是妙計。當下便在城內先安排埋伏兵馬,又派大將侯通帶一萬兵馬化裝成百姓,到東陽城下僻靜的山谷中埋伏。
張昭見到賈詡之後,說了周瑜願意投降。賈詡當即起疑,他知道周瑜是一副執拗的個性,對孫策、孫權忠心耿耿,又一向自負,怎麼可能輕易投降。仔細詢問了張昭對話經過。張昭老老實實,一字不差地複述給他聽。賈詡嘴角肌肉牽動,漸漸露出一絲冷笑。我何不將計就計?賈詡給張昭裝糊塗,大營明日帥軍去會稽。卻暗中派出細作,去東陽城外察看。結果發現有少量吳軍隱藏。
賈詡把訊息通告荀彧,讓他謹守營寨。若是諸葛亮來攻打,就用排弩、發石機給他個下馬威。自己帶著張繡、程銀、楊大將帥兵五萬去會稽城。
賈詡知道周瑜沒安好心,提前佈置妥當了。讓張繡化裝成普通的親兵給他牽馬,趁著周瑜不注意,來個擒賊擒王。周瑜完全不知情還以為奸計得逞,派人去通知諸葛亮。
諸葛亮聽說後哈哈大笑:“區區隔岸觀火的計策豈能瞞我。周郎真是枉費心機了。”劉備這兩天寢食難安,火氣湧上來,牙疼難耐。咧著嘴道:“軍師,我們怎麼辦?”諸葛亮道:“周瑜一定是想騙賈詡。我料定賈詡不會上當,周瑜性命休矣。這條計策,還有個漁翁得利的後招。亮料定東陽附近必定有吳軍伏兵。我們不打荀彧,卻去打這路伏兵。”
劉備哎呦哎呦的道:“可是荀彧終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