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狀態。若是有一日不行功納氣,體內陰氣就會消耗一分。但人的三魂七魄本乃應天地而生,吸納天地五行之氣,你只能吸取陰氣,常此以往,必會傷及元神,無異於飲鴆止渴。”
本來張獻忠還想就此離了此地,若是冥聖尋不到他也就罷了。沒想到僅僅維持現狀,竟然也是慢性自殺,慌忙問道:“仙師所見……我還能堅持多久?”
徐清淡淡道:“這就說不好了,我也是根據五行之理推測,卻不曾接觸過殭屍鬼魅。若是看你元神凝結,多則三五百年,少則八九十年,便要魂飛魄散。”
張獻忠一聽年頭,卻稍微鬆了一口氣,似乎這已經超出了他的意料。
徐清卻搖搖頭道:“你可不要以為人生不過數十年光陰!不要忘了死後還有轉世,天下萬物,皆在迴圈,生生不息繁衍下去。而你那時可就是魂飛魄散,永不超生!當然我為人也從不強人所難,若你覺得如此活上百十年就挺好,也由得你。若是你不想魂飛魄散,我便助你兵解投胎。此番你已經結下了這段仙緣,或許後世還有希望步入修真的殿堂,那就全看你的造化了。”
此刻張獻忠可真是進退維谷,不知如何是好了。要說他戎馬一生,幾經生死,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卻不知曾幾何時,自以為長生不老,反倒怕起死來了。
徐清淡淡一笑,也不再多說,直接問道:“此事乃是你人生之選,旁人更不能幫你。待我去瞧瞧你那陣圖,你權且自思自量。”
張獻忠略微有些恍惚,道:“仙師自便,出了此門再往左拐便可見到一個石洞……”
徐清微一點頭,就帶著白靈出了石室。
此番遭遇這位歷史名人也是意料之外,徐清更不想與他多有瓜葛。無論他何去何從,也不過是個匆匆過客罷了。
前行不過六七尺就見左邊有岔路,直通一個面積不大的耳室。看此間桌案鋪排整齊,並不見絲毫灰塵蛛網,甚至那硯中的香墨還只是半乾,看來是張獻忠平日消遣讀書的地方。
就在靠近石室左邊的石壁下,還有一個三尺見方的圓形孔洞。那旁邊的青磚已經啟掉,後面直接露出了土層,應該不是跟這墓室一體的。
徐清這才恍然大悟,照說此地乃是冥聖點出來,若是真有好東西,那老鬼還能不佔為己有。但現在一看,恐怕冥聖還不知道這地方呢!不過任是誰也不會料到,這玄陰之地竟然建造了兩座規模不小的地宮,而且僅僅一牆之隔!
白靈探頭在那黑幽幽的洞口嗅嗅,似乎找到了喜歡的東西,“倏”的一下已經穿了進去。徐清緊隨其後,也屈身進去,落腳之後卻是“嘩啦”的水聲。還不待他反應過來,一股極陰的寒氣侵入體內,順著腿上筋脈,竟直衝丹田而去。
剛才因為隱匿氣息收攝真元,此刻卻讓這些陰寒之氣乘虛而入了。徐清趕緊雲起‘玄經’,丹田之中陡然衝出一股綠色真元,如秋風掃落葉般,就將那些侵入體內的寒氣席捲而起。
這是一個極大的地廳,甚至比剛才那巨大的墓室還要大出數倍。一個不下十三四丈的圓型穹頂大廳,且中間竟沒有一根立柱支撐。若是凡人一見此等建築技術,定然歎為觀止。不過這裡所用的材料卻都極為普通,竟然就是些農村蓋房子的三合土!但那牆壁和屋頂上,還留著淡淡的真元,顯然這地方並非是普通的地廳,而是一個修真者留下的遺蹟。
同時徐清的心中也不由慶幸,他已經感覺到,那些附在地廳的牆壁屋頂上的真元,已經極其稀薄。若是沒有外力修補,恐怕支撐不過三五個月。若非是此次機緣前來,恐怕永遠也沒有機會,再進入這神秘的大廳之中了。
地上是及膝深的積水,也不知是後來滲漏進來的,還是先前就設計好的水池。水中蘊含了大量極陰寒氣,水色如沁了墨汁,顯著淡淡的墨色,還散發著陣陣奶香味,不知其中還有些什麼成分。
徐清還有些不敢確信,探手沾了一滴,湊在鼻下,旋即不由得大喜過望,驚呼道:“這竟是玄寒水墨!”
第五十七回 十龍三陽大陣
說起‘玄寒水墨’一物,即便是許多修真界的老人也未必會知道。但若是說起‘天一真水’,恐怕就無人不知了,純陰之英,眾水之精,濃縮精華,點滴可充湖海,是為天一真水。乃是東海紫雲宮前輩仙人,天一金母的獨門法寶。
世人皆知天一金母煉製天一真水,卻不知那真水最原始的材料,就是這種生在極陰極寒之處的玄寒水墨。不過玄寒水墨多是生在深海大洋,極深極寒的海溝洞底,卻從不聽人說過,陸地上竟也能生成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