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道——貴軍是用什麼戰術,在野戰中擊敗完顏突合速大軍的?”
此言一出,連夏國使節與金使都豎起了耳朵。宗穎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太原戰役的轉折點,就在於完顏突合速馳援壽陽的三千大軍覆滅之役。可以說,從那一刻起,就已註定了太原被攻陷只是個時間問題。
狄烈笑道:“本城主原以為貴使更關注我軍如何攻佔太原,卻不想對野戰之事也如此著意。”
宗穎有些赧然道:“本使原也只注重攻取太原之事,是嶽統制提示,擊破完顏突合速之役,方為太原之戰重點。”
“嶽統制?”狄烈目光投注到宗穎身側那名青年將領臉上。龍旭述職彙報時,提到宋使方面有一個帶隊統制官,但沒說姓甚名誰。像這樣的朝見,上得了檯面的就只有正、副使,帶隊武官什麼的還欠點,所以狄烈也沒著意打聽。
青年將領合拳為禮:“東京留守司前軍統制岳飛,見過狄軍主。”
狄烈驚訝地瞪大眼睛——太意外了,這位兩宋第一名人,沒有絲毫徵兆,突然出現在眼前。而且完全沒有狄烈在歷史課本的彩頁上,所看到的那副淵停嶽峙的王者之像。從氣勢上看,甚至還不如張榮——雖然兩人都有一身好肌肉,但張榮個高耐看啊,而岳飛卻只是箇中等個子。
這是狄烈今晚頭一次表現出驚訝,而且物件竟然是一個帶隊武將,這情形落在三國使者,包括天樞城官員眼裡,都頗為驚異,對這個叫岳飛的宋軍統制,多了幾分留意。
歷史上的岳飛,是南宋諸多將領中,比較崇尚野戰決勝的進攻型將領,甚至還組織了南宋少有的騎兵部隊,與金人對決不落下風。想到此節,狄烈也就不奇怪為何岳飛會分外留意土橋之戰了。
驚訝過後,狄烈也就恢復常態——如前所說,他早已對這時代的名人免疫了。在這時代征伐沙場那麼久,赤手空拳拉起了這麼一支強軍,創下若大基業,令天下諸國側目。這樣的成就,只會讓這個時代的名人仰望。這自信與自豪,令他根本不會為某個未來的大能而折腰。而且,這個時空既已有了我狄烈,還會有歷史上的那個岳飛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岳飛確是一員良將,狄烈自然會給予應有的敬意,所以特意起身還了一禮,然後目光在夏、金兩國使者臉上轉了一圈:“諸位使節心中也有此疑慮吧?”
曹氏父子與劉豫齊聲稱是。
狄烈點點頭:“這樣好了,明日就是我太原軍校學員十日一次的例行操演,諸位使節可隨本城主前往觀之,或有所得。”
三國使者心下大喜,這可是一個近距離窺探天誅軍實力的好機會啊!高興勁還沒過,卻聽這狄城主又宣佈一個更令人驚喜的訊息:“諸位使節此行,最想做的事,當是謁見淵聖皇后。正好,皇后便在左近,諸位可隨本城主前往晉見。”
淵聖皇后在此?!
這個訊息,夏國使者知道,金國使者也隱約有所耳聞,唯有宋國留守司的兩位使者,一無所知,偏偏此事與他們的關係最緊要。可想而知,狄烈這話真不亞於一個夜空驚雷,劈得兩位宋使與岳飛目瞪口呆。
三國使節沒有一人見過淵聖皇后,事實上不要說這幾個使節,便是大宋朝堂,也沒幾個有幸一睹淵聖皇后真容的,反倒是金國那邊上上下下,認得皇后的人不少。
宋國的皇后,反倒是金國人更臉熟,這是何等悲催之事。
雖然不認得皇后,但無論是宗穎也好、劉豫也罷,都認得大宋那些個皇子王公。不一定每個都識得,但只要認識一個,就可以相互佐證了。劉豫當了大半輩子宋國的官了,沒少在京城鑽營,所以那幾老王公全認得:越王趙偲、永安縣公趙儆、項城伯趙供……當然,更少不了濟王趙栩。而宗穎則與濟王趙栩有過一面之交。不過沒人認識趙梃,靖康之變前,這位相國公還年少。
有如此之多的重量級宗室在場,後宮閣樓內那道珠簾之後隱隱綽綽的端莊麗影,不是淵聖皇后還會有誰?
三國使臣,一齊向坍陛上珠簾後的朱皇后行朝覲大禮。夏國使節曹氏父子終於心頭大定:很好,一切屬實,與天樞城的這個和議,訂得甚好。宋使三人,無不熱淚盈眶,幾欲伏泣。而最後哭嚎出聲的,卻是金使……
宗穎、岳飛等人,無不厭惡地狠盯了這叛臣一眼,俱為其惺惺作態作嘔。劉豫倒是哭得情真意切的模樣,至於是真心還是作做,只有天知、地知與自己知了。
狄烈冷眼旁觀,清楚看到,宗穎、呼延次升等人,拜見過皇后之後,再看自己時,眼神已大為不同:驚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