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談得如何?”劉豫一見乃兄,就一反先前故做沉靜,迫不及待地發問。
劉益的模樣與劉豫確有幾分相似,不過,比起乃弟的年輕精神,他卻顯得老邁許多,至少那頷下那一把山羊鬍全白了。此時劉益正撫著白鬚,面露喜色:“金朝貴人答應了,只要二郎獻上濟南城,便任命你為知濟南府、充京東西路安撫使之職。”
嗯,只漲了半級,不過……劉豫呼地籲出一口長氣,知足吧!能保住身家性命,還有官身,已是天大幸事,別的等濟南易幟之後再說吧。
劉益身後的兩名壯年軍將,一致躬身行大禮,喜道:“恭喜阿翁(叔父)!賀喜阿翁(叔父)!”
這兩人,正是劉豫之子劉麟,及劉益之子劉猊。
估摸劉豫已經想明白,亂世之中,筆桿子不如刀把子,所以為自己兒子與侄兒安排的都是武職:劉麟目下就任濟南府兵馬都監,劉猊則是勇勝軍的統領。這二人一個在廂軍系統,一個在土軍(勇勝軍)系統,都擔任高階軍將,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將濟南府全部兵馬,全掌控在劉家掌中。
不過此時劉豫就任知濟南府不過短短兩月,想要利用兒子及侄兒從關、郭二人手中拿過兵權,還遠遠不足……
劉豫一口氣剛吐出一半,卻被劉益一句“不過……”弄得差點沒噎住,連連嗆咳不已。慌得劉麟與劉猊二人急忙一個捶背一個端茶,好一陣忙乎,總算讓劉豫順過氣來。
劉益也頗尷尬,為了避免被這個強勢的兄弟斥責,趕緊接著道:“不過,金朝貴人有一個條件——必殺那名宋軍騎將!這是金帥蒲察貴人的原話。”
“關勝!”劉豫皺了皺眉頭,這可是濟南府兵馬都鈐轄、一府之帥,那有那麼容易殺的?
此時劉麟點頭道:“關勝這些時日裡,屢屢擊敗金人,更沒少殺金虜……呃,這個金軍,也難怪金軍統帥恨之入骨,必欲殺之而後快。”
劉益輕聲補充了一句:“關勝這些日子殺的多半是新附軍,其實無甚大礙。只不過,我聽聞當日金軍初至濟南城下之時,倉促攻城,被關勝擊殺的卻有不少渤海兵,其中有一名謀克,是金帥蒲察貴人的親衛頭領……”
劉氏父子恍然點頭,不過接下來卻又頭疼。不提關勝本人勇不可擋,便是其出入軍營,身邊亦有三十重騎隨行,這些人個個驍勇,一身重鎧,刀槍弓矢難透,暗殺肯定行不通。那麼誘殺呢?假以時日,劉麟能滲透廂軍系統,拉攏掌握廂軍大部人馬,屆時借議事之名召其入府中,暗伏刀斧手,剷除這個眼中釘,倒時可行。但現在肯定不行,否則不用金人出手,鈐轄府的軍兵就不會放過劉家。
這殺也為難,不殺更不好向新主子交待,怎生是好呢?
這時劉猊摸著絡腮鬍,低聲附耳道:“小侄尚有一事未及稟報,適才有勇勝軍的兵卒來報,關勝因那位馬都管贈馬一事,與郭振當街衝突,可惜事情很快平息……”
“哦!竟有此事?”劉豫目光閃爍不定,自言自語道,“郭振此人氣量窄小,睚眥必報,卻又畏金如虎,與那關勝在守城禦敵上多有衝突。此二人平日積怨已久,那郭振平日屢有怨言,只是忌憚鈐轄府兵多將廣……”
劉益一雙渾濁的小眼睛也不停亂轉:“此事可大事化小,也可小事化大,我等是否可以從中入手?”
“有了!”劉豫突然一拍巴掌,眼中冷芒閃動,“郭振的勇勝軍不是守禦濟南四壁八門嗎,只要如此……這般……定教那關勝有去無回。”
“二郎妙計安天下!”劉益喜笑顏開。
“阿翁(叔父)高見!”劉氏兄弟更是諛詞如潮。
劉豫捻鬚揚首而笑:“這還要多謝那位馬都管,沒有他這根引線,咱們還穿不了這支針……哈哈哈……”
偏室內響起一陣陣得意地大笑。(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五章 再 戰
翌日天剛透亮,濟南城裡的軍民就聽到城外西北方,傳來陣陣令人心驚肉跳的擂鼓聲。
戰鼓!這段時間濟南軍民已聽熟了這聲音,這是佔據豐濟鎮那支新附軍的邀戰之鼓。正當闔城百姓們惴惴不安之際,城北軍營轅門大開,旌旗招展,旗杆如林,一隊隊步軍魚貫而出。在隊伍的中後部,是一支重騎隊,雖然人馬不多,但那股肅殺之氣,撲面生寒。
這支重騎隊中兩名騎士高舉兩杆旆旗,一方旆旗上書“濟南府兵馬都鈐轄”,另一方旆旗上則繡著兩隻形象洗練的猛虎,相互咬著虎尾,形成一個圓圈,正中是一個斗大的“關”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