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執政十七年,天災十七年,焉能都怪他?(第2/2 頁)
九年,在冬季到來時,整個國家處於極度的嚴寒,就連最南端往年暖和的地方都遭遇到了暴雪的侵襲!”
《明史·五行志》中記載:“大風霾,震屋揚沙,咫尺不見。”
“崇禎十一年,隨著旱澇災害的開始,各地人口急劇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災民越來越多,在這種流亡的路上,隨之爆發的是瘟疫!”
所有皇帝都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明末的天氣災害竟然到了這種嚴重的地步。
李世民的面色嚴肅起來,大唐也有過幾次蝗災,他深知其中的厲害關係。
投影上出現了餓殍遍野的煉獄場景,但這也不算完。
《備陳大飢疏》中記載,其中“九月間,民爭採山蓬草食。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不死。剝樹皮而食,雜他樹皮以為食,可稍緩死。”
李世民唏噓的道:“百姓還是有辦法的,只是……這太慘了!但都是為了活著啊!”
朱棣也是心神震動,“朕後代子民竟以這些為食?”
朱棣看到這一幕心裡很不好受。
“但災難並沒有憐憫崇禎,憐憫大明,他還在繼續。”
“崇禎十三年,旱澇災害,蝗災持續,於是……在求生的本能中,最醜陋的一面出現了!”
《閱世編》中記載:“炊人骨以薪,煮人肉為食,始知前之人皆所食。”
“而以人為吃食的話,就又會爆發瘟疫,崇禎十六年,全國瘟疫爆發,根據記載最少有五百萬人死於瘟疫,越來越多為了活著的人選擇了起義。”
“而極端天氣的影響,導致外族牧場縮減,他們只能進攻大明,爭奪資源。”
“彼時,內憂外患之下,大明焉能不滅?!”
“這便是崇禎在位的小冰河時期,他從崇禎上位左右開始爆發,持續了整整十七年!”
“說來好笑,當明朝覆滅的幾年後,極端天氣便消失了,彷彿,老天就是針對崇禎,針對他統治的大明王朝!”
極端天氣的畫面逐漸的定格下來。
高陽不禁悲憤反問道:“內有歷代皇帝留下的爛攤子,朝堂中有黨派之爭,宦官爭權,外有金人環飼,還有極端天氣籠罩的十七年,崇禎皇帝固然有錯,但怎能將大明滅亡的過錯全推到他的頭上?”
“如此環境,換作秦皇漢武,又能如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