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4 頁)
為一個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不敢說能比得上李元昊,最少不會比野利遇乞遜色多少。
可惜了,他是宋人這就註定了他只能冠以一個稱號——漢奸
中華民族從抗爭外族入侵的那一刻起,漢奸就從來沒有斷絕過。即便是和平時期依然不時的出現一些論調。這些人當漢奸大多是感覺自己在國內懷才不遇,或者是在敵人的刀下選擇了屈服。
若是後者,尚且有情可原,畢竟人都是珍惜自己的性命的。若是前者,就讓人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張元顯然是屬於前者中的極品,一個宋人在幫助別的民族對付自己的民族的時候能做到這樣的境地,他算是曠古絕今的一人相信抗日戰爭時候時期的漢奸都是以他為楷模的。
吳昊卻遠沒有張元這種精神,他來党項就是求富貴的,為了李元昊的事情犧牲自己的性命?吳昊遠沒有張元這般氣度。他諾諾的看了張元一眼,一句話也沒有說。
陳元就是再能看透別人的心思,也萬萬不會料到張元的思想覺悟如此之高
還有一件陳元沒有想到的事情,也悄悄地在大宋發生了。這必然的躲不掉的宿命
第385章上門
第385章上門
秦香蓮揹著包裹,手拉著兩個孩子和那徐寡婦作別。
她要走了,徐寡婦有些捨不得。秦香蓮是個勤快的女人,春妹很懂事,冬哥雖然淘氣一些,可也是一個招惹喜歡的孩子。兩位老人也著實善良樸實,他們的到來給這個沒有什麼人氣的家裡添了不少歡樂。
可是幾個月的時間下來,眼看著老爹腿上的傷就好了,卻竟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中風了,再也不能下床走路。
秦香蓮很傷心,她對老爹感情絕對比陳元這個冒牌陳世美要深厚許多,即便是真的陳世美回來了,也不見得要比秦香蓮這個媳婦還要孝順。
老爹在床上躺著,心中還掛記著自己的兒子,他也知道像自己這個年紀,一旦臥床,可能時間就不多了。他讓秦香蓮去把陳世美找來,是送自己回家也好,還是接自己去汴京,讓他來,來再見一面。
於是,她帶著兩個孩子準備進京去找陳世美。
秦香蓮拉著那徐寡婦的手:“大嫂,麻煩你了。兩位上人在這裡,煩勞大嫂多多照應一些才是,等我去汴京找來丈夫,一定重謝大嫂。”
徐寡婦顯然屬於感情豐富的那一種,眼淚婆娑就落了下來:“妹子,一路上多多保重自己啊,如果,我是說如果你找不到的話,記得再回來就是,就把這裡當自己的家。”
秦香蓮跪倒地上:“謝謝大嫂了”
這兩個大人對於離別各種一種心情,秦香蓮雖然有離別的傷感,可是想到即將見到陳世美,心頭還是有些喜悅的。雖然現在都在說陳世美要被招做駙馬了,可是秦香蓮相信,自己的丈夫不是那樣的人。
陳冬哥完全不知道大人心頭的愁事,揮舞著他手中那把寶劍,左右砍動,彷彿要殺盡一切擋住他尋找父親的障礙一般。
陳春妹一句話也不說,只是看著那徐家的小哥,依偎在他身邊說道:“徐積哥哥,我去了汴京,一定給你最好的郎中”
那徐積笑了一下:“不用為**心的,你照顧好你自己我就開心了。”
陳春妹今年才十一歲,完全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年紀,秦香蓮總說她是一個大人了,但是那個大人是和陳冬哥相比才顯得大的。
這大半年的時候,她跟著學會了很多東西,她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算簡單的賬本,能寫一封像模像樣的簡訊。
她覺得和這個徐積在一起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他說話總是那樣的風趣,只是可惜他的耳朵有點背,自己和他說話要很大聲音他才能聽見。後來聽徐寡婦說,孩子五歲之前還好好的,但是後來聽力就越來越差了,她在本地找了很多郎中,卻都沒有什麼辦法。
陳春妹對徐積的承諾是絕對不可信的,因為她還太小,一個小孩子答應你的事情千萬不要當真,這一點徐積很清楚,儘管他也不是一個大人。
他捏了一下陳春妹的鼻子:“不許再哭了”
陳春妹點頭,覺得自己還有什麼要說,卻又不知道要說什麼,正在想著的時候,就被秦香蓮給拉走了,三步一回頭,每一次回頭她都看見徐積在衝她微笑。
直到那兩個模糊的人影再也不見,陳春妹才專心往前走。走了一會走了一會,總是覺得心中有什麼牽掛著,問道:“娘,我們還回來麼?”
秦香蓮點頭:“找到你爹我們就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