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你要是這次回去還不讓我去打仗,兄弟打回來,你可別攔著我。”
陳元點頭,開啟車簾往外面一看,天色已經擦黑了。當下對身旁的鐵安裡說道:“鐵安裡,現在時辰已經不早了,找個小店休息一下吧。”
鐵安裡應了一聲:“掌櫃的您在等片刻,前方十里有個集鎮,那裡有驛站的。”
他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河南府的境內,如果路程順利的話,明天應該就能到汴京了。
一路上陳元特意留心那些路邊流民的情況,光是從沿路的情況來看,現在好像比打去党項的時候要好了許多,最少沿路已經不少官府設立的義莊,可以就地賑濟那些流民,減少了因為流民的流動而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同時也減少了死亡率。
雖然景象依然悽慘,可是最少他們都能活著,而且大多數人都能活到明年希望來臨的時候。
如果其他地方也和河南府一樣的話,陳元敢肯定,王倫的這次造反要失敗了。大宋的老百姓就是這樣善良,有一口吃的,有一線希望,他們都會忍受著。
等到陳元進入汴京的時候,相信情況比河南府還要好上一些,心中甚至欣慰。
正想趕快見了仁宗之後回去看看趙懿,陳元忽然相信打前面的幾個書生手上拿著那報紙在看,一邊看還一邊在討論著怎麼。
心中頓生好奇之心,讓呼延平的馬車經過那幾個書生身邊的時候放慢一些,他只聽到有個人說:“你們看,這是皇上發的佈告,這上面說的很清楚,一共從高麗買來多少糧食,運往各州多少,還有前線運了多少,這樣一來大家都能看的清楚,那些官員就是想從中間撈一筆,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個馬上說道:“王兄這話就錯誤了,你看看我這一頁,上面有范仲淹大人寫的文章,範大人說的很明白,各地官員都有他們打的辦法,比如謊報災情,讓朝廷多撥發一些糧食下去就是。另外還有扣減口糧我倒是認為,必須從京官中間挑人出來去地方監督,不然朝廷對於那些地方的情況一吧?所知,難免有人會起不良之心。”
一個聲音說道:“你們兩個到也是吧?趣,這等朝廷大事我們看看發現也就行了,看你們的樣子倒像是可以為皇上分憂一般的。”
那姓王書生忽然說道:“祝兄這就錯誤了,我聽說上一版的報紙上有個叫王安石的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如何平息山東流寇的建議。被柳永登上這報紙之後沒過幾天,歐陽修大人就親自去看望這王安石,兩個人還聊了整整一夜”
其他幾人頓時好奇:“此事當真?”
那姓王的說道:“當然是真的,而且皇上已經說了,為了讓百姓渡過這次糧荒,與明年秋季增開恩科,以求上天憐憫。從現在朝堂的情況來看,主考之人當是歐陽修大人了。”
一人不吧?羨慕的說道:“那我等也去寫上幾篇,憑藉咱們的才華,想來也能引起朝廷重臣的注意的。”
姓王的哈哈一笑:“哪有那麼容易?你們的才華比之公實如何?公實就寫過一篇針對党項戰局的文章,他不主張現在就平定党項的問題,而是建議把党項事情留待明年糧食危機緩解之後再做考慮。其中條條有理,句句斟酌。可是卻被那柳永給打了回來,連原因都沒有說。”
這話顯然讓那些書生很是喪氣,陳元在馬車裡面聽的也是驚奇,這公實是誰?居然在汴京都能猜透打的佈局?這樣的人才絕對不能放過的。
第469章回京述職
第470章 你也有今天
第470章你也有今天
想來柳永打回那個公實的文章並不是因為他寫的不好,而是因為他猜的太透了,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說出來讓別人發現的。
陳元現在想的是,打如果找到這個公實,就讓他來幫打的忙,幫打打理西疆以後的問題。
其實陳元是聽過這個人的名字的。這個人今年二十三歲,於仁宗寶元元年中進士甲科,在華州擔任地方長官,今年經過龐吉的推薦,入京為官。至神宗朝,成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先鋒。
牛吧?錯誤小說網不少字十九歲中進士,然後擔任一州長官。二十多歲進入朝堂,這個經歷在哪個朝代都是少見的。
他本來就是牛人,他叫司馬光。
從這些書生的談話之後陳元得到了一個資訊,那就是打的報紙辦的確實不錯誤了,至少不會再被別人拿去用來引火,或者出恭的時候擦那最柔軟的地方。
仁宗早發現陳元要回來的事情,他的心裡很清楚,其實党項問題現在一切進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