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天閣詩會(三)(第2/3 頁)
…也罷!反正我是來奪‘詩魁’的,你出什麼題目,對我來說,都一樣!”
說著,高冉也不再與他囉嗦,起身,開始研磨。
一邊磨墨,一邊迅速在腦裡搜尋著她所知的所有與“茶”有關的古詩……
“有了!”
她想起了一首元稹寫的《茶》。
她趕緊提筆沾墨,而後端正地在紙上寫下: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寫好後,高冉信心滿滿,覺得這次自己是贏定了!
此時此刻,她真是無比感謝自己前世上小學時的語文啟蒙老師。
她不記得那位老師的名字,但她永遠記得她的教學方法。
那位老師從沒有像其他班同科的老師那樣、強迫學生背誦古詩詞,而是用結合卡通圖片的講故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對古詩詞的興趣。
並且,她從不要求學生們一定要記住那些古詩詞,只是經常會開小組討論會,讓學生們把自己找到的、自己比較喜歡的古詩詞念出來,跟其他同學分享。
而學生們,為了讓自己能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現出色,很多人都會很積極地去找自己喜歡的風格的古詩詞。
而在找到之後,還會很仔細地瞭解這些詩詞的寫作背景,及一些相關的故事。
當然,這詩詞本身的意思,他們自然也是會熟記於心,方便討論會上給其他同學講解。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激發了年幼的高冉對古詩詞的興趣,還令她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格。
而之所以後來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那麼多古詩詞,其實也只是因為她有個自己無形中培養起來的學習小習慣——做筆記。
她喜歡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古詩詞全都摘錄在筆記本里。
然後,沒事的時候,就反覆閱讀,慢慢咀嚼、品味著那些字裡行間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在創作它時的一種情懷……
偶爾,也會由此回想一番,自己曾順帶記下的,關於作者在寫下這些詩詞的前後的一系列相關故事……
看得多了,回味得多了,也便不知不覺地記下了。
雖然,這樣的記憶方法,並不及刻意背誦所記下的速度快,但這樣的記憶方法所記下的,往往會在腦海裡儲存得更持久,也更富有感情……
因為,記下它們的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高冉的一段生活經歷,是屬於她自己的一份獨一無二的記憶!
見高冉收筆,邱嶽澤便起身湊近她身邊,微俯下身,仔細地在心裡默唸了一遍紙上的詩句。
“好詩!”
邱嶽澤雖覺得高冉先前作的那首詩也很好,但他更喜歡這首詩!
即便還沒看過其他人寫的詩,但他心裡已然有了決斷。
“生意的事,我們改日再談!但,單憑你剛才作的這首寶塔詩,我已屬意你是今日的‘詩魁’了!待會兒,等一些俗程走完後,我自會將這結果公之於眾。”
說完,他便轉身朝門外喊了一聲,“來人!”
不一會兒,便有個小二敲了門後進了屋。
“閣主有何吩咐?”
“去把這首詩裱起來!”
“是!”
小二小心取走了桌上的那張寫了詩的紙,退出了房間。
“這是一千兩銀子的銀票,你收下吧!”
說著,邱嶽澤便從懷裡取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張銀票,遞給了高冉。
高冉接過銀票,仔細摺好,而後,便解開了自己外衣的一個外扣,將銀票收進了自己的衣服內袋裡,之後才將外扣再次扣好。
邱嶽澤見了,倒是有些尷尬地轉過了臉。
僅管高冉覺得只是解開一個外扣,根本露不出什麼!更何況,她裡面還穿了兩件衣服呢!還能露出什麼?!
可在邱嶽澤眼裡,卻不是如此!
僅管現在的高冉在他看來,只是個五歲的小女孩,可她畢竟還是個女孩啊!
她剛才解釦的行為,在他眼裡,無疑就是在“寬衣解帶”了!
待高冉重新扣好外扣後,邱嶽澤臉色有些不好地說了一句,“以後,不許再像剛才這樣,在人前寬衣解帶了!”
“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