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有不會去大廚房要,只知道在我這兒嘰嘰喳喳,我要你這個奴才做什麼?”
凝萱伏在花桌上悶笑不止,這四姐姐,就算有天大的志向,只怕身邊多幾個像妙柏這樣痴痴的,也要連累的甘於平淡。說起來,除了翠芙,北四間難找出幾個像樣的人才。
小姐們的丫頭都是做嫡母精挑細選來的,遠的不說,只將那日在閨學裡看見六姑娘樂熙的幾個丫頭,端莊大方,清秀而不妖嬈,知書達理而不脫跳放縱。
想必同為二人主母的四夫人沒少在兩個女兒身上“下功夫”。
第六十八章背主
宋嬤嬤一進屋,見到的就是這幅場景,自家姑娘沒心沒肺的趴在花桌上哈哈大笑,小身板一抖一抖的,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心裡的樂呵勁兒。
“姑娘,我的好姑娘,不是說宮裡有嬤嬤來教導禮儀嗎?怎麼不見你上心啊!”宋嬤嬤嗔著凝萱,手上的動作卻沒停。
宋嬤嬤果然心靈手巧,打了個凝萱見也沒見過的絡子,通透的碧玉,用了大紅色的十六股做結,像是鑲嵌在玉串兒上似的,看不見定點粘合的跡象。
“嬤嬤做的這絡子叫福慧雙修,姑娘佔一個‘福’字,壽命綿長,再佔一個‘慧’字,賢慧穎德,將來嬤嬤就跟著姑娘享福去!再不呆這無情無義的地方。”宋嬤嬤說著,將玉串兒像掛項鍊使得戴在了凝萱細嫩的小白脖子上,紅是紅,綠是綠,白是白,另有幾根烏絲垂了下來,越加顯得凝萱明眸善睞,與眾不同。
凝萱興致盎然的把玩胸前的玉串兒:“嬤嬤說的真好!這絡子做的也精美。”
“哎呦呦,當不得姑娘這般誇獎,哪裡就是我的話兒,都是老夫人曾經手把手教咱們夫人的時候,嬤嬤在旁邊聽到的。”宋嬤嬤眼神中充滿了回憶的味道:“想當年,老夫人的技藝名震京師,可惜啊……算了算了,還說這些做什麼!”
宋嬤嬤將凝萱有些散碎的頭髮理順,話語中唏噓之意再難掩。
凝萱好生好奇:“嬤嬤講給凝萱聽聽吧,外祖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既然能名震京師,就絕不是等閒之輩,凝萱有這樣一個了得的外祖母。心裡也覺得光彩。再者說,誰敢斷定將來咱們見不到外祖母。”
宋嬤嬤一琢磨,倒也像五姑娘說的,現在年紀小說不見也就不見,可十年後呢?姑娘這樣的身家,找個高門嫁過去想來是易如反掌的事兒,宋嬤嬤心裡明鏡兒似的,越是顯赫的人家,那亂七八糟的規矩就越多。五姑娘要是沒有外家往來,到時候就要落口實。成了妯娌們非議的物件。
宋嬤嬤這樣一想,額上便生出了幾抹汗珠兒,忙道:“老夫人是甌繡傳人,十八歲那年學成,做了一件八扇屏。先皇大壽的時候被作為貢品獻了帝京,龍顏大悅,甌繡一時間風頭大盛。無人能及。可誰知道從北齊有使者出使來京,非嚷嚷老夫人可恥,抄襲了北地繡技,連那八扇屏的樣子都是一模一樣扒下來的。那使者出言不遜,氣的先帝在金鑾殿上大發雷霆。北齊皇帝連夜將他們所謂的八扇屏送了過來。一副開恩的模樣,說是補上先帝的壽禮。先帝自覺在敵國面前顏面盡失,所以將滿腔怒火都發洩到了老夫人這些可憐的繡工身上。至此,甌繡元氣大傷,貴人們家都以用甌繡為恥。老夫人的那些同門師姐們們更是覺得因了她而斷送了大家的生路,老夫人的恩師還斬斷了師徒情分,唉”
凝萱長長一嘆,原來還有這些自己不知道的事兒,這麼說來,按照自己原先設想。專繡菩薩像的話就再也不能用甌繡的針法。可自己除了能討教討教宋嬤嬤,還有誰肯誠心誠意教導自己呢?
“姑娘,想什麼呢?這麼入神?”宋嬤嬤輕推了凝萱一把。
凝萱回過神來。高仰著頭:“我在想,將來這甌繡還有沒有出路”不等凝萱說完。宋嬤嬤一激靈,手就捂住了她的小嘴:“說不得呦,姑娘還沒記性,要不是你外祖家和甌繡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你幾個伯母、嬸嬸也不會冷言冷語的。姑娘好歹是魏家的正經小姐,將來萬萬不能再跟什麼人提這些。”
宋嬤嬤雖然不打算瞞著凝萱,可眼睜睜見姑娘去學甌繡,她心裡一百個不願意。怡情養性還好,要真把這東西當成了個手藝,那可萬萬使不得。
宋嬤嬤怕凝萱鑽牛角尖,忙岔開話題:“對了,姑娘,這回你是出了風頭,二姑娘那邊肯定閒話不少,就說她房裡的尺素,拈酸吃醋的本事一點也不小,咱們這回要是不出大本錢,只怕二小姐那裡說不過去。”
宋嬤嬤回身望著書案上玲琅滿目的東西,略顯輕鬆的笑道:“好在,今兒不比往時,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