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一套換洗的衣裳,大家閨秀出門就是麻煩,隨時預備著突發*況,恨不得連個水杯子都是自己的才好用。
眾人匆匆往二夫人的院子去,也不知前途等待凝萱的又會是什麼……
第六十章成衣局
廉國府家大業大,四四方方的一座宅院,光前後出入的門就不計其數,老爺們出行必定大開正門,若是夫人太太們,需從左右兩側的偏門出入,離著門街稍遠的地方又各有角門,供僕婦下人們出出進進。從大街的這一段遠望過去,幾乎看不見粉牆的盡頭,由此可知廉國府的聲勢如何浩大。
這一日吃過午飯不多時,偏門大開,從裡面跑出來十幾個婆子,個個身著藏藍色的素服,拱著一定藍尼小轎緩緩抬出廉國府,緊跟著駛出來兩輛墨綠四輪馬車,“滴答滴答”的馬蹄聲聲,跟著藍尼小轎一起往東大街的成衣局去。
上京的東大街,是整個大周最富庶的聚集地之一,南來北往的商販,琳琅滿目的商貨,茶樓、酒肆、當鋪、賭坊應有盡有,攤開架子賣東西的小商販,扛著重物肩挑擔子的腳力,掛著旗幡雲山霧罩的算命瞎子,一派喧聲高語,處處人頭攢動。
凝萱用手掀開簾子的一條小縫,貪婪的看著外面的景緻。
這就好比鳥在樊籠久不出,一朝騰空看不盡的道理是一樣的。雖然是國孝期間,可老百姓的生活照樣要過,街面上迎風招展的旗幡換了素白色,但喧鬧的氛圍並不見少。笑槐興奮的不得了,頻頻叫道:“姑娘快看那兒,就是京城裡最著名的長春宮。”
手上比比劃劃的,真可瞧出她的興奮勁兒。宋嬤嬤卻滿是擔心的看著凝萱:“姑娘,單單把碧潭留在屋中,能行嗎?”
笑槐聽到宋嬤嬤的話。也不由得歇下了歡喜勁兒,手慢慢從簾子那裡縮回,悶悶的看向姑娘。
凝萱輕笑道:“嬤嬤多心了,留著碧潭在東五間,是比誰都妥帖的一個法子。她做事沉穩,心性堅毅,不是我誇讚,笑槐到底年紀小,禁不得大事,此番咱們出門。若父親那裡的媽媽們再去搜剿,看在老太太曾經貼身婢女的份上,她們也要忌憚幾分。”
宋嬤嬤點點頭:“這也是無奈之舉,只是嬤嬤依舊擔心青雪和青梅那兩個丫頭”
“青梅被我敲打過一次,想必也會知道好歹。青雪這人,有幾分攀高枝兒的心氣,若她真有心琵琶別抱。我們趁著青雪沒成氣候之前,‘客客氣氣’的把人送出小桃塢也是好的,免得將來落下什麼‘埋怨’。”
宋嬤嬤並沒聽出凝萱話中有話,只當自家姑娘是一味忠厚之人。不願意與人結怨,心中嘆息的暗下誓言。一定得替三夫人看顧好姑娘,直把她送出閨閣,成家生子,不然宋嬤嬤絕難安心。
成衣局就坐落在東街一條叫保安巷的頭家位置。
這成衣局開辦於九年前,原不在這個地界,而是往保安巷更深更冷僻些的鋪子。只是店家著實會做生意,將當年一個只有五位繡孃的小店鋪開辦的紅紅火火,成了京城一景。歸根結底,這成衣局的兩位老闆都是宮中放出來的繡娘,手藝還算要得。但試想想,若真是出類拔萃的,宮中自然有人養著她們。也不至於出來重新討生活。
其中一個繡娘未進宮前家裡做過小買賣,生意經倒是明白的很。鋪子剛起來的時候,立即推出了什麼“小團圓”、“十樣錦”、“春色滿園”等新鮮樣子,說是宮裡面傳出來的手藝,哪家太太夫人們不想來看看,就是比照比照自己的那身,評出個高低也是好的。
自然,繡娘們的手藝並不會叫一般人失望,加上新奇出彩,藉著宮中貴妃娘娘們的東風,也可算是扶搖直上,一下子在京城裡就打出了名號。
如今的成衣局,已然是保安巷裡最大的鋪子買賣,來往的都是達官貴族女眷,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許是下午的原因,加上貴人們多半從宮中祭奠回來,所以成衣局今日的生意有些冷清,門口與人說笑的小夥計但見遠處來了這一隊素車素轎,忙眉開眼笑的迎了上來。
凝萱帶著帷帽,跟著二夫人和二姑娘穿過成衣局的前廳來到內院,經寬闊的院子直接進了一道垂花門,門內站著個四十上下的婦人。
“有一陣子沒見著二夫人了,前兒老身還和景娘說去府上看望二夫人呢,可巧您就到了。”
二夫人顯然對此地甚是熟悉,女人嘛,誰不愛件新衣裳,她雖小氣貪財,但對自己可從不馬虎,畢竟以她的身份來往答謝的都是官中女眷,再加上有兩個妯娌的比襯,二夫人就更不願意掉這個身價。
二夫人輕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