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小算盤。
劉柳想也沒想,問道:“和誰去啊?就咱們兩個嗎?”
“隨你,你愛帶誰就帶誰。”馬妮麗也很爽快。反正又不是自己掏錢,劉柳帶多少人去都無所謂。
“好吧,那晚上見。”劉柳結束通話了電話。
藍啟航問:“幹嘛啊?她催你回去了?”
劉柳搖頭說不是。“她說晚上去三里屯,”她說。“怎麼樣?一起去?”
藍啟航想了想說:“我和幾個哥們也正好約了去呢,要不一塊吧!正好週末,玩一通宵。”
“行。”劉柳說。
兩個人邊說著邊起身向來的路走去,雖然這裡不是人煙稀少的地方,可是一路上還是沒有見到人。他們回到村子裡,找了家農家院吃飯。院子主人異常的熱情,還不斷向他們推銷著山核桃和柿子。吃罷了飯,藍啟航帶著劉柳在村子裡轉了轉。他們來到馬致遠故居前。
“馬致遠曾經住在這裡啊?”劉柳驚歎。“我只知道他最後隱居在北京近郊的山區,原來在這裡。”
藍啟航問:“他是什麼人啊?”
劉柳說:“是元代的戲劇家啊!寫了很多雜劇呢!《漢宮秋》、《青衫淚》都是他寫的,他這個人很有才,也很有想象力。”
藍啟航不懂馬致遠這個人,對於上學時學過的課本早已忘記,只得聽著劉柳說著。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劉柳熟悉地背誦著,似乎沉浸在遠古之中。
藍啟航嘻嘻笑說:“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話我聽過。”
劉柳微笑,看著藍啟航說:“你還知道啥啊?我看除了車,你什麼也不關心。”
藍啟航回答:“還關心股票啊!最近又跌了。”
劉柳不再說話,徑直走過小橋。藍啟航站在橋頭自言自語說道:“來過這麼多次,根本沒注意到這裡還有個大作家。”
劉柳轉了一會,便與藍啟航往回走。路過了一個泉眼,見村婦正在拎著大桶打水,他們便走了過去。藍啟航用礦泉水瓶接了些水遞給劉柳說:“你嚐嚐。”
劉柳一喝,泉水冰涼徹底,甘甜滋潤。“真痛快!”她嘆道。劉柳又一口氣喝了多半瓶,最後抹抹嘴唇說:“我說馬致遠為什麼會在這裡隱居呢!聽著鳥鳴和泉湧,看夕陽西下,悠哉遊哉啊!等我老了,也到這裡隱居。”
“你?”藍啟航看了看她,“你能在這裡呆的住?”
“怎麼?”
“我看你能住上一個星期就不錯了。”藍啟航笑,他根本不會相信她這麼愛熱鬧愛生活的人會甘願隱居在深山裡。
黝黑的村婦也看著他們笑,露出潔白的牙齒。
劉柳說:“就衝這泉水我也會在這裡隱居的。藍啟航,如果有一天我得了不治之症,我會到這裡度過我的有生之年。”
藍啟航撇撇嘴說:“得了吧,上次去懷柔你就這麼說來著。”
“真的嗎?不可能!”劉柳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是否說過這樣的話。
藍啟航假裝很正經地說:“算了,我也不跟你較真了。反正你是看哪裡好就想留在哪裡。這裡離市區不遠,來回用不了兩個小時,你在這隱居正合適。以後我來看你也方便。”
“呵呵。”劉柳笑著捶了藍啟航胸口一拳,說道:“行啊,一言為定。”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一章 前任男友的電話
這邊劉柳與藍啟航在門頭溝閒逛著,而城裡,馬妮麗與汪涵他們分手後便跑到理髮店做頭髮。很多女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喜歡弄頭髮,要不梁詠琪不會唱著《短髮》來抒發心中的鬱悶。
馬妮麗正讓大工阿杰給她剪著,兜裡的手機亂跳起來。她手忙腳亂地掏出手機,發現這個號碼並不熟悉。
“喂,找誰?”她問道。
對方沒有回答。
馬妮麗不耐煩地又餵了幾聲,對方才開了口。“是妮麗嗎?”
馬妮麗覺得這個聲音很耳熟,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是誰。“誰呀?”她沒好氣的問。
對方頓了一下,顯然有點猶豫。馬妮麗更加不耐煩起來:“說話啊,不說我掛了。”
“別掛,別掛,我是李冬。”對方急急地說。
聽到李冬這個名字,馬妮麗終於想起。李冬是她剛來北京時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他是河南人,二十六歲,比她早一年來的北京。他們曾經同居了三個月,後來因馬妮麗又認識了別的男人而分了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