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不會虧待了珠姐兒。況且,若是珠姐兒嫁給了明漢,自然仍舊是在家裡過日子。在咱們眼皮子低下,總比嫁出去受罪強,好不好的,到底能護著孩子。”
聽了安易氏的話,鳳舞倒真覺得這未嘗不是一樁好親事。對於易明漢,鳳舞還是放心的,供養得起妻兒,也不會虧待了珠姐兒。況且,就如安易氏所說,有易子軒和她在,易明漢也不敢虧待了珠姐兒。
只是成不成的,一要問問易子軒的意思,二要問問易明漢是否願意,三也要探探陳美珠的口風,總不能強成一對怨偶。至於陳易氏是否滿意這樁親事,倒是真不重要。以她糊塗的程度,永遠也想不明白怎麼才是真正的為子女好。
送走了安易氏,鳳舞就急急的修書一封,派人速送往東疆,問問易子軒的意思。信送出去之後,鳳舞又與韋嬤嬤商議了一番,見韋嬤嬤也很贊同,便請她去陳院探一探陳美珠的口風。當然,不可能明著說易明漢,只是探探陳美珠想找個什麼樣的夫婿,再側面問問陳美珠對易明漢的評價。
要說陳美珠嘛,心裡是極明白的,比陳易氏強了不止百倍。套用她自己的話說:閨譽毀到了這般地步,只要有人願娶她就成了,否則也只能終身伴佛了。好好的姑娘家,自然是不願意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出家為尼的。
*****************************************************************
易子軒在東疆也心急陳美珠的親事,所以收到鳳舞的信後,沉思了一夜,第二天就送出了回信。正如鳳舞所料的,易子軒也贊同安易氏的話,覺得確是樁好親事,但也問問易明漢的意思。
陳美珠今年已是十四了,明年就要行及笄禮,親事是不能再拖下去了。故鳳舞也沒有耽擱,早上收到易子軒的回信,下晌就喚來易明漢,問了問他的意思。
論起來,雖然陳家是實實在在的寒門,可到底比易明漢連家都沒有的強。因此,易明漢娶陳美珠,也算得上是高攀。再者,大秦對男女大妨要求不嚴,易明漢與陳美珠還是接觸過的,自然知道她的品性和樣貌。又是鳳舞親自張的口,易子軒也是同意的,易明漢自然沒有拒絕。
見易明漢點了頭,鳳舞便派人給安易氏送了信,讓她去跟易母和陳易氏商議此事。易母是最沒有主意的,別人怎麼說好,她就覺得怎麼好。雖然她如今對鳳舞不滿意,可這親事是安易氏先提的,易子軒又點了頭,她也就覺得很好。
陳易氏自然作鬧著不願意,可奈何陳美珠已點了頭。再者,到了這般地步,陳美珠的親事,已然不是陳易氏能左右的了。況且,鳳舞也懶得理會她,只讓易母和安易氏勸她。
張家公子病逝後,兩家就走流程,解除了親事。如今把陳美珠許給易明漢,鳳舞既是婆家人也是孃家人,便不管易母和陳易氏的想法,直接讓韋嬤嬤去請了官媒,趕著把定親的程式走完了。
陳美珠的終身定下了,易家諸人也就松下口氣。雖然說低嫁有些委屈了陳美珠,可在鳳舞看來,比起面上好看,不如日子過得舒坦。
高嫁說得響亮,可哪有不在婆家受委屈的媳婦?連玉安公主都過得不順心,更別說寒門小戶的平民女了。
好在陳美珠很知足,對與易明漢的親事,還是滿意的。易明漢對陳美珠想來也是滿意的,自陳美珠點了頭,定親的程式還沒有走完,他就開始儘自己的能力張羅娶親之事了。
易子軒還派人送了一萬兩的銀票回來,說是用作小倆口結親的。鳳舞自然不把這一萬兩當回事,況且又是嫁姑娘、又是娶媳婦,親上加親的大喜事,自然要辦得體體面面的。故她直接把一萬兩銀票給了韋嬤嬤,令她全權料理小倆口的嫁娶之事。
作者有話要說:把陳美珠和易明漢湊成一對,說實話真是天外之筆,未央已然回想不起來那天是怎麼想到這裡的。
作者專欄:求收藏!求包養!
☆、第六十六章 喜憂參半
且說陳張兩家解了親事;張家下的聘禮,陳家自然該完整的還回去。只是陳易氏早已花用了一些,又不捨得折變了私房去添補,最後還是哭求著易母掏了私房;幫著她遮補過去的。
不過眼睜睜看著到手的豐厚聘禮又還回去了;陳易氏心裡疼得厲害。本想著再給女兒議門好親事;加倍把聘禮賺回來;卻沒想竟得了無父無母、寄人籬下的易明漢為女婿。
她心裡不怨安易氏;也不怨易子軒;只認定是鳳舞看不得她好;才這般糟蹋她女兒。只是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