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若執意,倒也沒有駁她的必要。況且,五弟自幼身子單薄,在福雲軒裡起居,自然比在蘭閣裡要便宜。福雲軒裡的衣食住行和伺候的下人,到底也比蘭閣裡強了許多。”
天太君聞言,笑讚道:“到底是為人…妻、為人母了,慮事比先時越發顧全大局了。我和你父親也是這個意思,左右不過是庶子,高氏想養在膝下,沒有駁她面子的道理。至於劉氏嘛,只是妾室,年紀又輕,再生養一個就好了。若是再生養不得,也只能嘆她命裡沒福氣了。”
鳳舞瞭然的點了點頭,就拋開了此事,陪著天太君聊起家常閒話,還問了問東方昊與童雪夢完婚之事。
至於四姨娘劉氏是否願意把兒子送給高夫人撫養,鳳舞並不放在心上。倒不是她多狠心,而是此事終究要天太君和東方燁作主,她是否同意並不重要。天太君和東方燁決定的事情,也不是她的兩三句話,就能扭轉的。
*****************************************************************
鳳舞和小明洛在東陽公府小住了五日,才回了易府。
在這五日裡,被罰跪祠堂的東方平已回了菊閣,且是被抬回去的。連日的高燒,讓張姨娘日夜守在他身邊,那眼淚就從來都沒有停過。好在天太君請了陳御醫進府診治,安了張姨娘的憂心。
而東方燁也已發了話,待高夫人出了小月子,就將五爺東方安由蘭閣抱去福雲軒,交由嫡母高夫人撫養。劉姨娘雖然哭求了幾日幾夜,可東方燁下的決定,自然不會因她的傷心不捨而更改。
只是,這連番的折騰,算是讓張姨娘和劉姨娘越發的憎恨高夫人了。不過,如今的高夫人,遭受了無法生養的痛擊,已再不是原來柔弱的高夫人了。
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劉姨娘。自高夫人出了小月子,就半刻不等的將東方安抱進了福雲軒撫養,還不準蘭閣任何下人跟隨,連奶孃都是鄧嬤嬤親自挑選的。並且,鄧嬤嬤還奉高夫人之命,向劉姨娘下了死令,不僅不准她踏入福雲軒看望東方安,更是不准她靠近東方安周身一步。
這個死令一下,等同於斷了劉姨娘與東方安的母子之情。
作者有話要說:古時候的男尊女卑、貧富貴賤、等級高低、妻妾之分、嫡庶之別等等等等,真心的能要人命呀!!!
作者專欄:求收藏!求包養!
☆、第五十三章 燕華二妻
趕在端午節之前,易子軒派了一小隊兵馬送回來五大車的節禮。鳳舞命韋嬤嬤和任嬤嬤去妥善料理,並派任泉媳婦去按排那小隊士兵的下榻之所。
半日後,韋嬤嬤帶著六個丫頭,抬了三個大箱子回了忘憂軒,放在了正廂的西暖閣,對坐在炕榻上喝茶的鳳舞,笑道:“這些箱子裡的東西,是老爺指名單給太太的私房禮,不叫入府裡的總庫單子呢。這封是老爺給太太的家書,太太快看看吧。”
說著,忙將手中的信奉給了鳳舞,又笑著親手開啟了那三個大箱子。
鳳舞由青鳶扶著下了炕榻,彎腰仔細瞧了瞧那三個大箱子裡的東西,除了一些珍奇有趣的物件擺設外,大多是一些頭面首飾,還有一小箱子各色珍寶原石,再就是一些給小明洛的玩物。
笑著點了點頭,鳳舞就揮手讓藍星和橙玉將三個大箱子裡的東西,收拾進東里間,給小明洛的玩物則送去西廂。
待都安排完畢了,鳳舞方坐回炕榻上,拆開那封家書,細細看了起來。
夫妻間的家書,自要敘些相思之情,再就是叮囑些擔憂之事。易子軒雖說讀過書,可文采談不上出眾,性情又淡漠,這家書也就解不了多少相思之苦。
倒是家書裡隨了一張五萬兩的銀票,讓鳳舞有些驚訝。不過官場上的事情,鳳舞心裡也知曉一二,除了慨嘆易子軒的手腕和能耐外,也就安心的命青鳶去收了銀票,並未多加猜測銀票的由來。
倒了橙玉又笑言鳳舞賠出去的嫁妝,終又見了一筆大額的回款。
*****************************************************************
端午之宴,照舊設在河塘上的水榭裡。只是少了易子軒,易母也無心過節,略用些菜餚,就告累回了福壽軒。燕磊和華傑送走了易母,也就趕往京華大營,與不能歸家團聚的將士們同慶端午佳節。陳家三口則在陳院裡自過端午,並未過來與眾人同慶。
鳳舞見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