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嬤看守,也就如實回道:“因為太子身在東疆,鎮東大將軍又已年近六十,故皇上命西仁公和他家二位公子率十萬精兵前往東疆助戰。至於北疆,皇上則派了易子軒和晨兒,另有三位小將隨行,同樣是精兵十萬。聖上明日早朝下召,到時戰事也就不再是秘聞了。至於兩隊徵軍,則於三日後起程。”
天太君在旁嘆道:“邊疆守軍本就是十萬精兵的編制,待徵軍到達後,東北兩疆就各有近二十萬的將士。單從兵力而言,可說是敵寡我眾,勝算還是非常大的。不過東北兩疆沉寂了近二十年,突然先後發動戰事,可見是謀劃萬全。若想擊潰敵軍,倒也不是易事。”
東方燁見天太君滿面愁思,鳳舞又憂心忡忡,只得先溫言安撫天太君道:“母親不必太過憂心。這幾日在宮裡,皇上已將兩疆戰事佈置了十之八…九。待徵軍抵達邊疆,兩疆正式開戰後,兒子也會日夜隨在皇上身旁,根據戰報即時分析佈置的。以兒子看來,兩疆之戰雖然都兇險,卻還是很有勝算的。”
話落,又囑咐鳳舞道:“徵軍起程後,為父就要入宮伴駕,直到兩疆戰事平息,方可回府。為父不在的日子裡,你要替為父和你二哥在你祖母身旁盡孝,常勸解你祖母勿憂國事。府外傳揚的任何訊息,都不要輕意相信,萬事有為父在,勿需擔憂。”
鳳舞苦嘆著點了點頭,又強言歡笑道:“只要有父親和三位哥哥在,舞兒就沒有怕的。父親大可全心於朝政國事,不必擔憂家中諸事。有祖母和連珠姨在,府內必然萬事太平。”
天太君、連珠夫人和席氏、鳳舞的手腕,東方燁心裡清楚,安心的點了點頭,方起身向天太君請辭道:“易小將還在書樓等著,兒子就先過去了。待送走了易小將,兒子就讓晨兒去安信伯府接他媳婦回來。這再有四日,晨兒就要遠征了,他媳婦又有了身孕,小夫妻也該多聚聚。”
想到剛懷上身孕,就要送夫遠征的淩氏,天太君不免一陣心疼,卻只得無奈苦嘆道:“也好,只是苦了晨兒媳婦了。對了,你忙完了,也去竹閣坐坐。自李氏懷了身孕,你還沒有去看過她,也別太冷落了人家,到底懷的是咱們東方家的子嗣。”
東方燁隨意應了一聲,又安撫了天太君幾句,又叮囑了鳳舞一番,方轉身出了正廂,坐上小轎,往書樓趕去。
*****************************************************************
東暖閣裡,東方燁走後,鳳舞就扶著天太君回了西暖閣。
見天太君疲憊的歪在炕榻上,鳳舞親自倒了溫茶奉上,並柔聲勸慰道:“祖母也別太過憂心了,有父親和大哥在,不會有事的。”
這話勸的雖是天太君,說服的卻是她自己。戰場是英雄冢,踏入卻不得走出者,比比皆是。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場血戰撕殺下來,誰是功成將?誰又萬骨枯?
想到這裡,那雙深邃的眼眸又不禁在鳳舞眼前一閃而過。
易子軒,傳說中十五歲從軍,一直駐守南疆,戰場上出生入死,打拼到如今的正五品武官,想來經過的戰事絕不止十數次。
正是因為有了他那樣的將士日夜駐守邊疆,不容外族侵犯一步,大秦子民才能安居樂業、永享太平,她們這些權貴世家的女眷也才能錦衣玉食的虛耗光陰。
也正是因為他們用血和性命,在戰場上無畏的拼殺,才換來了如今歌舞昇平的大秦盛世。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揭曉了男主的全名——易子軒。
自從知道了男籃的易建聯,就一直很想寫一個易姓的男主,今日終於實現了。
同人新坑連載:
且看十六歲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過的早婚生活……求支援!求包養
作者專欄:求收藏!求包養!
☆、第二十章 一興一衰
易子軒和東方晨率軍與北疆外異族開戰不久,西仁公也率軍抵達了東疆,點燃了那硝煙瀰漫的戰火。
軍況戰報一日接一日的快馬送進京華,而京華城乃至整個大秦朝的百姓們,都提心關注著兩疆戰事,期盼著勝利的捷報傳來。
就這樣,在整個大秦朝上下同心的期盼下,兩疆的戰事已持續了近三個月,卻仍未傳來大獲全勝的喜訊。
這讓大秦子民們也無心再如往年一般,熱鬧歡喜的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