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聲大笑從塑像上傳來,在禹驚異地目光中,從天際飛來一道金光,落在了塑像前面。一道清晰的聲音從金光中傳來:“無量天尊!貧道黃龍真人,見過司空大人!”
金光散盡,現出一人來,禹定睛一看,正是塑像之人。心中一愣,聽他自報家門,旋即回過神來,忙行禮道:“禹見過仙長了!仙長可是曾助軒轅祖宗的黃龍仙長否?”
來者正是闡教十二金仙之黃龍真人。黃龍真人呵呵一笑道:“正是貧道!”
禹大喜道:“未料竟是仙長駕臨,真乃禹之幸也。只是不知仙長此來為何?”
黃龍真人笑道:“貧道今日於洞府中打坐修道。忽然心神一動。掐指一算,知此處有貧道之緣。故而來此,未料竟是見到司空大人,可見天意如此,貧道亦只得順天而行了!”
禹聞言疑惑地問道:“恕禹愚鈍,還請仙長相告!”
黃龍真人亦不答他,而是出了觀門,來到一片空地上,渾身一陣雲氣繚繞,現了自己的黃龍真身,長有千丈,在岷江上空嗷吟連連!
吟嘯完畢,黃龍真人降落到禹的面前,龍嘴口吐人言,道:“司空大人且上貧道之背,有貧道載著,亦省了跋山涉水之苦!”
禹聞言心中大動,只是猶豫著說道:“這卻怎可?”黃龍真人不在意地道:“司空大人無須顧慮!貧道既來此,便是上天指引,亦是一番功德,大人莫再推辭,誤了治水大業!”
禹聞他之言語,亦不再推辭,翻身上了龍背,畢竟人族億萬百姓還在等著他,早一日治水功成,便救下無數的百姓!
黃龍真人剛欲飛臨上天,這時卻見從東方天際飛來四片七彩祥雲,祥雲上站立著四人,正是四海龍王也!
只見東海龍王敖廣開口道:“道兄卻是機緣深厚啊!”許是同為龍族,四海龍王並未對黃龍真人有所嫉妒。
黃龍真人龍首輕點,道:“見過道兄了!此乃天道眷顧也!”
敖廣點點頭,隨即帶著三個兄弟向禹施了一禮,道:“司空大人,本王四人奉玄清符詔,特來輔助大人治水,凡大人開通之河域,我等施法將之引匯入海,毋使其氾濫!”
禹聞言大喜,道:“如此禹謝過龍王爺了!”言罷,在黃龍真人地揹負下騰空而起,隨著山河社稷圖地引導,一路拿著開山斧不斷地鑿著那些阻礙的大山,四海龍王隨著他左右,紛紛施法將那些洪水引導成網,造成河河相連,密佈整個九州之地!
四海龍王又傳訊四海龍族,每成一河,便派了一條九爪金龍帶領其所屬進駐河中,建立龍宮,做了河中之龍王。從此,四海龍族不僅掌控了四海之地,更掌控了內陸大小河流之權,凡天下有水之地,皆有龍族在!受玄清之命,掌各地行雲布雨之責,從此人族香火供奉不斷,龍族氣運更盛。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正是:鴻玄賜寶為治水,龍族又出入大陸!
第二卷 人族大興 第四十六章 重鑄九鼎,人族大興
九州之地到處已是河網遍佈,漸漸匯聚在一起,前有高山相阻,無法最後匯入大海。
禹望著前面的高山,手中的山河社稷圖顯示,此地乃是洪水入海的必經之地,開通此山,則人族從此無憂矣!
禹對**的黃龍真人說道:“有勞仙長了!”
黃龍真人心領神會,嗷地一聲龍吟,一展龍身,載著禹騰空而起,禹站在龍背上,手持開山神斧,眼眸中精光閃爍,他沉吸了一口氣,雙手高舉神斧,大喝一聲,從龍背上一躍而起,凌空而下,手中的神斧霎時爆發出耀眼奪目的金光,刺得不遠的黃龍真人和四海龍王亦暫時閉上了雙眼,不敢直視!
只聞轟然一聲震天大響,天地似被震動了般,那山從中被砍成兩截,裂出一條大門縫,滾滾江水似找到了個宣洩口般,霎時龍騰虎躍般地朝著大門縫洶湧地狂奔而去。
四海龍王見狀不敢怠慢,忙齊齊施法,只見那水瞬間便柔和了許多,有序地從大門縫中湧出,匯入大海中。
自此,人族水患已解,四海亦與內陸相交連。
黃龍真人龍軀一抖,旋即出現在了禹的上空,穩當地接住了將要墜地的禹,載著他落到了地上。
禹剛從龍背上下來,只聞四海龍王哈哈大笑著來到他的身邊,向他恭賀道:“卻要恭喜大人治水功成,從此人族當無憂矣!”
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今日不僅制伏洪水,解了人族多年的苦難,更可以回家見見久未相見的妻子以及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兒子了!想到多年不能一見妻兒,他的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