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娃乃是她的救命恩人,是以並未開口反駁,只是不言不語。
女娃眼珠一轉,已然看出她心中所想,輕笑道:“怎麼,你心中似是不服?”
鄧嬋玉仍未出言。
女娃正容說道:“你也莫不服氣,且聽我道來,看是否如我所言。若是不對,你儘可反駁,無須顧慮!”
鄧嬋玉只得說道:“上仙請講。”
女娃肅然道:“你當知,紂王昏庸,先是在父母宮中褻瀆神明,後又屢殺忠臣,更建鹿臺,死傷無數百姓;又造酒池肉林,日日只知享樂,不理政事;如今已是百姓怨恨,天下離心。你奉紂王之命來伐西岐,豈不知恨於天下?更何況武王乃是賢德之君,如今鳳鳴西岐,天定周土當興。你卻不知已是行了逆天之事,你可曾想過那些來伐西岐地眾人又有幾人可保周全之身?況且你與你父皆系凡人,又有多大能耐打得過西岐眾將?”
一席話將鄧嬋玉說得冷汗直流,她忙對女娃說道:“如此我該如何是好?懇請上仙告之一法,嬋玉感激不盡。”
女娃寬慰她道:“你也不須心急,我告你一法。不知你肯做否?”
鄧嬋玉忙道:“上仙請講。”
女娃說道:“你只須與你父一同降了西岐,從今往後助周伐商。不僅不遭百姓唾罵,日後更可封疆列侯,豈不美哉!”
鄧嬋玉聞言躊躇道:“此法雖是可行,我回去自信可以說服父親來投,只是家眷俱在朝歌城中。若是我與父親投降了西岐,訊息傳回朝歌,紂王盛怒之下必定下令將我一家老小俱都斬首,如之奈何?”
女娃聞言笑道:“些許小事爾!你只須回去勸降你父,我這便讓姜尚派人往朝歌走上一遭,將你家眷帶來西岐。到時爾等亦無了後顧之憂,亦可安心輔佐武王成就大業了。”
鄧嬋玉聞言感激地拜道:“鄧嬋玉謝過上仙指點之恩,我這便回去勸父親棄暗投明!”
女娃點頭笑道:“如此才是!”於是和鄧嬋玉一同出了相府,目送著她回去之後,方回到大堂告知姜子牙眾人。
姜子牙聞言嘆道:“若是鄧九公果真來投,我西岐亦少受些刀兵之苦,如此倒要謝過老祖宗妙策了!”言罷拱手施了一禮。
女娃將頭一撇,冷聲道:“你謝我作甚,我不過是奉了老師法旨下界輔佐武王而來罷了。若不是見不得百姓苦楚。我何必去幫你這小人!”
姜子牙聞言只得無奈苦笑,心知女娃尚未原諒自己,只得在心中暗暗埋怨俱留孫:師兄出的是甚主意?如今你一走了之倒是清閒,豈知我在此受她刁難的苦楚!
楊戩見姜子牙尷尬,心中不忍,上前一步道:“姜師叔,不若由弟子去一趟朝歌,將鄧九公家眷俱都救出,也可好勸降了他!”
姜子牙聞言點頭道:“便勞師侄走一遭了!”
楊戩正欲前行,卻見哪吒跳出來道:“楊師兄一個人恐不夠。不若由弟子一起同行。”
姜子牙聞言也點頭。道:“如此便依了你,你二人早去早回。不可留戀朝歌繁華!”
哪吒與楊戩同道:“弟子曉得!”哪吒更是心中歡喜,他被土行孫在三軍面前綁了去,自覺麵皮丟盡;後來被救了回來,本欲再尋土行孫報仇雪恥,不料土行孫已然歸降,又知土行孫與他同是師兄弟,卻是不可再尋他報仇,心中憋悶,如今尋了個由頭,也好出去散散心,又不用看見土行孫那討厭的嘴臉。
一夜轉瞬即過,楊戩和哪吒在天明之時已經攜著鄧府眾人乘雲歸來,姜子牙剛命人安置了眾人,便聞衛士來報,言鄧九公率軍來降,姜子牙忙領著眾人出了城門,見到鄧九公呵呵笑道:“將軍當真是深明大義之人,日後你我同朝為官,還須同心戮力,為大王效力才是!”
鄧九公躬身答道:“先前有冒犯之事還請丞相恕罪,昨夜小女歸來,曉以大義,鄧某方才恍然大悟,如撥開雲霧見明月,今日歸降西岐,望丞相多多提攜!”
姜子牙哈哈大笑道:“今日真是幸事,將軍家眷今早已在城中歇息,將軍可以與之相見了,也省了思念之苦!”
鄧九公聞言大喜道:“如此多謝丞相大人了!”卻在心中暗道:可憐我那傻女兒,人家都把家眷劫來了,為父不降亦不可了!
隨即眾人進了西岐城中,武王姬發大擺宴席,君臣共歡。惟有土行孫看著鄧嬋玉悶悶不樂,哪吒見狀,心中偷笑道:也不看看自己長得是甚模樣,也想娶這般女子,俱留孫師伯當真是瞎了眼,竟然收這等人做弟子,無來由地辱沒了我闡教名聲!隨即又覺得這般在心中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