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三月,金軍裹挾著俘虜的兩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三千多人,連同大量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開始北撤。史稱“靖康之難”。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往南方稱帝,定都臨安。臨安在汴京的南方,所以歷史上將宋朝在靖康之難後的時期稱為“南宋”,在此之前的時期被稱為“北宋”。
鵬舉志在黃龍府
精忠大帥:
岳飛字鵬舉,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北宋末年,年僅十九歲的岳飛懷著一顆報國之心投軍抗金。靖康之難後,岳飛堅決反對議和,積極主張抗戰到底,收復中原故地。公元1139年,岳飛趁金軍進攻南宋受挫之際,率領部隊渡過長江進軍中原。七月,岳飛親率騎兵與金國統帥金兀朮所率領的一萬五千名精銳騎兵在郾城展開激戰。岳飛帶頭衝向金軍,其餘將士緊隨其後,將金軍殺敗。郾城大捷後,岳飛又在朱仙鎮擊敗金兀朮的十萬軍隊。面對驍勇善戰的岳家軍,金軍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卻在此時,宋高宗因擔心被金人俘虜的宋欽宗回朝取代自己的皇位,強令岳飛撤軍。岳家軍撤軍之時,沿途百姓攔道哭泣。岳飛一心報國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傳頌,被稱為“精忠大帥”,至今依舊有很多岳飛報國的故事流傳。
紅玉擊鼓助夫郎
黃天蕩之戰:
梁紅玉是宋朝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妻子。公元1129年,金軍攻破健康,直逼臨安。後因南宋軍民的堅決抵抗,金軍被迫於次年二月撤軍。韓世忠早已料到金軍不能久佔江南,提前在焦山和金山之間埋伏下八千名士兵。金軍遭遇到截擊無法前進,金軍統帥金兀朮想趁夜色進行偵查,結果差點被韓世忠的伏兵俘獲。金兀朮發動強攻,韓世忠親率將士與金軍展開激戰,梁紅玉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金兀朮無計可施,派使者對韓世忠說:“我們只是想回國,請您讓我們透過。”韓世忠回答說:“讓我國的兩位皇帝回國,歸還我國的土地,我就讓你們透過。” 金軍十萬人馬被困在黃天蕩四十八天無法動彈。後來金兀朮連夜偷偷開鑿出一條三十里長的運河,趁著宋軍戰船因為無風而無法行駛的機會,乘小船才勉強逃脫。梁紅玉協助丈夫抗擊金軍,為後人所傳頌。
相關知識
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太學這個名字始於西周。漢代開始設立在京師。宋朝太學為最高學府,隸屬於國子監。宋朝初年僅設國子監,學生名額甚少,並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公元104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開始以東京汴京錫慶院興辦大學,招收內捨生兩百人,還採用胡瑗的湖學法制訂了“太學令”。宋神宗時,擴建了太學,學生名額增加到兩千四百人,設八十齋,並重訂太學條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時,興建辟雍作為外學,太學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時廢除科舉,人材皆由學校選拔,太學達到極盛時期。北宋滅亡後,公元1142年,宋孝宗在臨安府重建太學,至南宋末年太學生達到一千七百多人。宋朝太學形成一套了比較完整的學制,為統治者培養出大批官員和學者。隨著理學的逐漸形成和*波瀾起伏,太學還成為傳播理學和各派政治力量競爭角逐的場所。一些太學生如陳東等人,曾上書言事,推動了抗金斗爭。
金朝:
金朝又稱金國,簡稱金,是中國古代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會寧建國,國號“大金”。金國建國後,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金朝消滅遼國後,與北宋遂成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之威,很快向南席捲,於公元1127年滅亡北宋。女真在消滅遼朝和北宋後,統一了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北方地區,並與南宋長期對峙。金朝採納了內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善自己的政權。金朝隨著封建化的深入,社會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除了畜牧業的優勢外,其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也有所進步。金朝文化深受漢族影響,取得了相應的成就,其中戲劇較為突出,併產生了元好問等著名文學家。完顏亮在位期間,對南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但以失敗告終。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終維持其霸主地位。公元1234年,金朝被蒙古滅亡。
二十四
正 文
莫須有出秦檜口,退敵計存允文胸
成吉思汗鐵木真,專長促織賈宰相;
崖山殉國陸秀夫,汗青留名文天祥。
釋 義
莫須有出秦檜口
莫須有冤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