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初年由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而成的。《漢書》記載:“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顏師古所作的註釋說:“內篇論道,外篇雜說”。《淮南子》現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說的內篇所遺。根據高誘的序言,“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認為此書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淮南子》全書內容龐雜,將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來,但其主要的宗旨是傾向於道家。《漢書》將其列入雜家。《淮南子》在闡明哲理的同時,還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儲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古代神話,主要靠本書得以流傳。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
正 文
精衛銜石填滄海,黃帝一戰南北同;
倉頡造字鬼神泣,二女查德舜承皇;
大禹治水不入家,啟誅伯益自為王。
釋 義
精衛銜石填滄海
精衛填海:
傳說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精衛非常希望能到東海去看一看,但是炎帝由於公事繁忙,總是抽不出時間帶她去。於是她就自己偷偷溜了出來,駕著一隻小船,來到了東海上游玩。正在這個時候,東海上突然掛起了大風。大風掀起了巨浪。巨浪兇湧,打翻了小船,精衛也被大海所吞沒。精衛溺水而亡之後,靈魂化為一種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的名叫“精衛”的小鳥(《山海經》作:“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由於痛恨東海奪去了自己的生命,精衛鳥便從發鳩山銜來石木投入東海,想要填平它。儘管東海廣闊,所投石木微小,但精衛鳥卻依舊日日往復、填海不息。清末愛國詩人黃遵憲在《贈梁任父同年》一詩中曾贊之道:“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黃帝一戰南北同
涿鹿之戰:
傳說東夷九黎族首領蚩尤由於垂涎於中原地帶物產豐富,聯合了七十二支族興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